宋徽宗道德真经解义无为而治无不为之要似水流年为而不为之境

道德真经解义:无为而治,无不为之要,似水流年,为而不为之境。道者,人之所共由;德者,心之所自得。道者,一旦万世而无弊;德者,充一性之常存。

老君当周之末,道降而德衰,故着书九九篇,以明道德之常,而谓之经。其辞简,其旨远;学者当默识而深造之。

太初有无,无有无名;命之一曰道。一有一未形,物得以生;命之一曰德。道本无名,与时俱新,不可言也;但见其妙,用事于天下,是以名为玄同。

泰初有无,无有无名,所以称为始也。一有一未形,所以称为生也。一生二,一死二,有始终焉。一死三,一生四,有始终焉。此乃万物生成变化的规律,也是天地运行的法则。

《庄子》曰:“建 之以常 无 有。”此乃理在天地之间,不立一物,是谓常 无。不废一物,是谓常 有。在理中观其妙,在事中观其徼。大智并观,小智私见,将使人迷失方向。

“玄”字甚难言,对待事物应如对待镜中的影子,即知非实,但亦不能全弃。此“玄”字,又可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它可以指向最深奥、最精微的层面,也可以指向超越词语界限的事物,或许它就是那些超越了界限的事物本身。

圣人的教导,如同神秘的星辰,每个角度都能看出不同的人类故事和哲思。这便是我们追求真理、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通过不断探索与思考,让我们的思想与宇宙相融合,从而获得更高层次的认识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