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志平,清和真人,以道德高尚、功业显赫闻名于世。然而,金庸先生在其小说中虚构的故事情节,使得他在现代人心中的形象受到了误解。其实,尹志平(1169 - 1251),字大和,号清和子,是全真道第六代掌教宗师。他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其祖父和父亲都是知名的长者,对他影响深远。
从小,尹志平展现出了超凡脱俗的聪明才智,他对儒道经典有着深刻的理解,对阴阳学说也了如指掌,被誉为“生之良能者”。他的求学历程充满了坚持与挑战,他十四岁便拜马钰为师,但由于家人的反对,他只能秘密学习。在十九岁时,他正式出家,在西庵接受刘处玄的法传。
随后,尹志平前往栖霞参见丘处机,并向郝大通请教《易》学,从王处一那里接受了更深层次的指导,这些都使得他的声望迅速提升。一次偶然机会下,他被邀到潍阳的一座东苑担任住持,并将其改造成玉清观。在这里,他领导众人耕作供养,一直待到二十年。
元太祖十四年,当成吉思汗派使臣征召丘处机时,尹志平陪同而行。当丘处机回到燕京后退隐龙阳观并去世后,将教业交由尹志平继承,这样他成为了全真道第六代掌教。此后,不仅元朝政府对全真道给予支持,全真道也达到了鼎盛时期。
元太宗四年,当窝阔台南征返回来时,尹志平迎接并受到皇帝命令,让皇后代祀长春宫,并特赐三洞四辅道经一藏。这一年,也是他开始恢复兴建多座重要寺院以尊崇祖先遗迹,如佑德观、云台观等。太宗十年,即将七十高龄时,将教务交付给李志常,再次隐居于大房山清和观,最终逝世于宪宗元年的二月初六那天,其遗容守墓的人数不胜数。
朝廷追封他为“清和妙道广化崇教大真人”,至大三年又加封至“崇 教 大 真 人”级别。这位伟大的修行者留下大量诗词歌曲,其中《葆光集》三卷汇集了他的文学作品,而《北游语录》则记录了他的讲述及生活点滴,其中包含许多励诫忍耐谦恭、苦己利人等正义理念,为后世提供了一份宝贵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