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色,瑞金,位于江西省南部,武夷山脉南段西麓,赣江东源,贡水上游。地域春秋属吴,战国初属越。楚灭越后,全境归楚。秦治后,属九江郡。西汉属豫章郡。东汉建安七年(公元202年),设置象湖镇。唐天祐元年(公元904年),因象湖镇淘金场置瑞金监而得名,以“掘地得金”之意,“金为瑞”。南唐保大十一年(公元953年),瑞金监改置为瑞金县。
时间长河在这片2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缓缓流过,不觉已是千年。在漫长的交融岁月中,由于战争、饥荒等原因,从中原迁至此地的人们,与当地文化相互影响,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客家文化。
古色,是见证历史风貌的底色。在这里,有村庄就有祠堂。一栋祠堂,一姓氏;一姓氏,一屋场;一个屋场至少一栋祠堂。这便形成了一个个结构相似的屋场和祠堂。
客家祠堂,是宗族姓氏前世今生的见证,也相当于一个巨大的陈列馆。不仅供奉大量祖宗牌位,还布置有楹联、牌匾、画廊,每一处都是历史的见证。我老家的九堡镇麦菜岭,就有一座不大的 祠堂,为全屋场人共有,它是爷爷往上四代先祖文广太分房搬迁时留下的。
我的故乡,在这个小屋场里,每到夏季,便会有人来唱古文,我们男女老少都会聚集在那座传统建筑里享受这难得的娱乐时光,那是一种沉浸于传说故事悲喜交加氛围中的快乐。
除了宗教活动和家庭聚会,这些古老建筑还承担着教育功能。在我曾居住的地方,有一个更大的祠堂后来变成了乡里的中心小学。而祭祖的大祠堂还是保留着的,每到清明节子孙满门凑钱凑物,在大祠堂举行盛大的祭祖仪式。
红色,“沙洲坝”这个名字,让我想起了《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课文,那里的红军领导者让我们印象深刻。那是一块红色的土地,我从小就听父母讲述那些伟大的事迹,他们将这些事迹带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使我们了解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情感纽带。当提起“瑞京”,人们总是露出会心微笑,因为这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地点之一,是新中国命运决策所在地也是毛泽东领导中央根据地的一个重要城市之一。此外,这里还有许多关于周恩来的赞誉,如:“兴国虽小,但肝胆齐全。”他还题写过:“永远值得怀念和敬重的红都瑞金。”
绿色,在这里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自然美景与宁静。这里山连着水,水连着山,是一片涵养出优良空气的地方。我小时候喜欢去铜钵山,那是一个神秘而又美丽的地方,从那里可以看到整个市区的一览无余。我记忆中的铜钵寺只剩下石碑和碑文,而铜钿云樵却依然存在,只要你站在那里,你也能感觉到一种特别的心灵平静。这就是我对瑞京最深刻的情感体验——它既是我家的根,也是我内心深处的一份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