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王冬龄在北京举办了一次名为《道象·王冬龄书法艺术》的个人展览,这次展览规模空前,吸引了众多知名人士的关注和赞誉。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以及中国书法家协会等机构领导和名人纷纷出席并发表贺词。在致辞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赞扬了王冬龄先生的书法艺术成就,他指出王冬龄不仅在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之间形成了紧密联系,更是拓宽了人们对书法形式的理解,为其文化价值的传播做出了新的贡献。
王冬龄这次展览以“道象”为主题,其作品融合了《易经》、《道德经》的精髓,但他没有采用常规的楷书或隶书体式,而是将艺术性元素融入其中。范迪安院长的话语包含三个层面:一是肯定了王冬龄成为行业标志的人物地位;二是强调他如何通过创造性的方式发展书法本体;三是在这种形式上表现艺术是一种对传统文化敬意的体现。
《道德经》作为老子的哲学著作,是中华文化与哲学精华之作。选择《道德经》作为内容,不失为一种巧妙之举,因为书法与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不过,从实用角度考虑,将其呈现给公众时,由于字迹难以识别,对于作品推广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如果老子当年也采取相同的手段来传播思想,那么他的影响力可能会大打折扣。
那么,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方式来表达?我们再看看其他专家的观点。中央美院院长许江指出:“他的脚下踏着数百个汉字,大师步行于逍遥游、心经等古典文言。”这意味着他的作品既融合东方经典,也涉及西方艺术,是中西合璧的一种自然延伸。这也是因为早在80年代,他就在美国、法国、韩国、日本等国家进行交流,并且曾在美国某大学教授中国书法,中西合璧已然成为自然状态。
中国书家协会主席苏士澍则认为:“王先生探索草書中的空间问题,将根植于傳統又赋予創造,以獨特的手法體現其深厚學養開啟當代書寫創作新視野。”这里强调的是虽然立足于传统,但同时也有创新之处,这开辟了一条新的创作路线。
然而,无论专家们如何赞誉,有些读者仍然持保留态度,他们认为,“让他自己去阅读自己的作品”,“再重写一次”,甚至形容其工作为“小孩涂鸦”。他们质疑这种风格是否真的能够代表《道德经》的精神,或许作者走得太远,我们追赶不够快,当代文学才出现分崩离析的情况。你觉得呢?
想了解更多关于此类话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文章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