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八仙宫的吴宗乾道长,犹如一棵参天大树,他的身影静立在这片文化遗址上,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和深邃的道家智慧。1926年7月出生于陕西西安市长安区引镇西堡村,他从1933年开始在引镇七真观入道,一路走来成为全真龙门派第二十三代。
青年时期,吴宗乾致力于研读道教经典,潜修道教义理,深悟道教文化精髓。他四方云游、各地参访,不少道教宫观都曾留下他问道求学的足迹。1948年,他来到西安八仙宫常住,并先后担任八仙宫知随、磨头、典造等职,同时参与法事工作,对斋醮科仪尤其是表文工作十分出色。
1956年,当宫观实行改革倡导劳动自养时,吴宗乾担任生产队两任队长。在他的努力下,与同伴一起,使得农业生产合作社实现了高产丰收,并荣获“陕西省农业生产先进集体”称号。期间,他与未离开的同伴坚守在八仙宫,为恢复修建奠定了基础。
1982年,在党委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他们陆续收回占用的教产及房屋。此时的八仙宫百废待兴,庙院破败不堪。吴宗乾临危受命主管基建工作,与全域同心协力筹措资金、协调关系,最终修复了260余间建筑面积8000多平方米。
1993年,被评为中国道教协会“全国爱国爱教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他的事迹报道中说:他以庙为家公而忘私,为宮觀献计出力辛勤劳动。他主管基建工程亲自管理仓库十多年勤恳吃苦耐劳勤俭节约一心为公,为宮觀积累大量物资节约大量资金。他还亲自收集蜡烛提炼成蜡油销售每年的价值万元,以及其他节约措施,如利用废钉子锤好用于基建节约五六百元等。
1994年成立管理委员会后,由于对财务管理高度负责和珍惜每一笔财物,小到螺丝钉也要捡回归仓,因此被誉为具有“螺丝钉精神”的人士。此后尽管因身体原因退出了工作,但仍关心和指导青年学习经典,加强修行,为培养后备人才操劳至2014年的羽化于西安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