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八仙宫中的吴宗乾道长,正如一棵深植于历史土壤的古树,其根系盘踞于传统文化之中,枝叶蔽日,承载着丰富的道家智慧与修为。1926年7月,他在陕西西安市长安区引镇西堡村降生,一路走来,便是对道教经典的研究与实践。
1933年,在七真观中接受了出家的洗礼,成为了全真龙门派第二十三代继承人。青年时期,他投身于深邃的道教哲学之中,不仅研读了大量经典书籍,还亲自到山林间探索、各地参访,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以求更深入地理解道教文化精髓。
1948年,他来到了西安八仙宫,并在此居住多年。在这里,他担任了多个职位,从知随、磨头到典造,每一个岗位上他都以饱满的情怀和严谨的态度工作。他不仅参与法事活动,对斋醮等宗教仪式有着卓越的贡献,而且他的书写尤其受到人们赞赏,其字体优美、布局巧妙。
1956年,当宫观进行改革并倡导劳动自养时,吴宗乾道长积极响应。他先后两次担任八仙宫生产队队长,在田间挥洒汗水,与同伴们一起,使得农业生产合作社成为高产丰收的模范集体,并荣获“陕西省农业生产先进集体”称号。此举不仅提高了宫观经济效益,也增强了社区凝聚力。
1982年,当党政部门支持恢复修建遗失或被占用的寺院资产时,吴宗乾道长作为领导小组成员之一,为这项重建工程提供了宝贵的人力资源和物资保障。在艰难重建过程中,他始终坚持劳动自养,无私奉献,用尽所有可能筹措资金和资源,最终成功修复了一百多间房屋及庙宇建筑。
1993年的全国爱国爱教先进个人表彰大会上,吴宗乾道长因其辛勤工作和对宫院财务管理上的严谨性,被评选为“先进个人”。报道指出,这位当过庙主管基建工程并负责仓库管理的小人物,用心用命服务于八仙宫十余载,为宮院节约巨额资金,同时还通过出售自己制作的手工蜡烛以及回收废旧材料等方式,大幅增加收入,为宮院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利益。
1994年,当国家要求成立管理委员会后,吴宗乾道长担任副主任。一旦接手库管工作,即使看似简单,但他却将每一颗螺丝钉都视作珍宝,小心翼翼地保存起来。这份细致周到的精神让他赢得“螺丝钉精神”的美誉,被尊敬为具有高度责任感和传统节俭精神的人物。至今,他依然关心着八仙宫及其子弟们的事业发展,不断指导他们学习经典,加强修行,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2014年的那天,是他从世间告别的一刻,但他的名字依然铭记在每一位信众的心中,如同永恒不朽的大师般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