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多年前,老子超越了普通人形而下的目光局限,从形而上的高度体悟宇宙的本质与奥秘,为后人留下了深邃的智慧。此后,《道德经》的注释者如云,但真正理解“道”的学者不多,而误解者众。许多注释家对《道德经》文字进行校勘训诂,却忽视了“道”的超越性,或仅在形而下层面理解。老子预言:“知我者希”,意味着只有极少数人能够真正理解他所表达的哲学。
近代西方思想影响下,国人往往将“道”简单解读为自然规律或事物运行之法。但这些只是“道”属性的一部分,并不能独立存在,更不能取代其主体——形而上的“道”。如果仅以规律见解,“道”便被曲解,如盲人摸象,只抓住一隅,不见全貌。
还有些观点,将“道”限定为人的生活准则或规范。《 道德经》确实提及圣人的行为和善于做事的人,但这皆是效仿大大的方向,是在世间延伸和体现。大凡将“道”仅当生活准则或典范,便是以偏概全。
陈鼓应教授认为,《 道德经》中的不同章节用词含义各异,他主张将其分为几种形式来理解。他认为有的地方指形而上实存,有的地方指一种规律,有的地方指生活规则、标尺或典范。这虽有其说理之处,但仍然未能触及到老子的原意,即浑然一体不可分割的“道”。
陈先生否定了《 道德经》中所说的存在,理由是那都是非经验性的语句,无从验证。而科学实证主义理论即此得出结论:凡无法通过可观察经验验证的事物皆不存在。如果这一逻辑正确,那么所有建立在假设、推理基础上的科学理论都失去了意义,以及许多依据抽象思维建立的人类学科也因此受损。人类只能限制自己于可验证的有限认识框架内,不得超越发展。此外,如果按这样的逻辑去否定陈先生关于《 道德经》的看法,又有何证据支持呢?
如果我们接受这样的逻辑,那么作为中华文化核心之一儒教、佛教与基石宗教—天地万物之母" 的"「」也就无立足之地,这样中华文化就会剩下一个空壳,其精神超越性丧失。这正是今日中华文化面临的情况。如果我们不反思并清除这种盲目接受西方科学主义文化运动,我们就无法复兴中华文化,也就是空谈。
(作者系浙江大学全球化文明研究中心理事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