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昭通大关县的一个古老村落里,一个充满神秘气息的场院内,人潮如潮涌动,锣鼓声此起彼伏。这里,是傩戏表演的现场,这是一种极其古老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它不仅是驱邪除魔、消灾化吉的祭祀活动,而且还是一段历史悠久的民间故事。
据记载,在19世纪末期,当地一次严重干旱时,全县知县廖时清组织了一百多位端公戏班员在县城跳端公49天,以求得雨水和丰收。这样的盛况在当年让傩戏名声大噪,但随着时间的流逝,由于政治斗争和社会变迁,傩戏一度遭受打压,被迫停演甚至被毁弃。这一剧种似乎走到了生命尽头。
幸运的是,大关县文化部门发掘了这一宝贵遗产,并将曹氏端公戏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曹相和,第八代掌坛师,不仅继承了祖辈留下的技艺,还将其推向全新的高度,被誉为昭通端公戏代表性传承人。
为了确保这份珍贵遗产不再消失,大关政府投入巨资,对傩戏进行重点保护,并专门设立了端公戏传承点,让曹相和能够继续收徒传授,同时也为外界提供了一次机会去了解并欣赏这一独特艺术形式。在这个充满活力的村落中,每一次傩戏表演,都像是在讲述一段又长又深远的人类文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