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四节国际道教论坛上,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吕舟教授提出了将“洞天福地”以文化景观类型申报世界遗产的倡议。那么,“洞天福地”又是什么呢?它是中国特有的神圣空间观念,其概念起始于战国以来的天地中心昆仑山以及中土以外的海上仙岛,并开启了后世“桃花源”的文学母题。
洞天与福地分别是彼世与现世的生命启迪(initiation)之所,现有最为完整的关于洞天福地的文字论述见于六朝高道陶弘景汇编的《真诰》,其中对于福地的描述是:“土良而井水甜美,居其地,必得度世见太平。……兵病不往,洪波不登。”[1]通俗地说,“福地”是现实间的人所能到达的地方,是因其所蕴含的地理气象,以及丰厚的地理,使得居住其中的人进则修仙得道,守则益寿延年。
相对于福地而言,洞天更为虚拟,更复杂。通常来讲,它们各自有四方开四门,一些客观存在成为可认知之景观,而另一些则在概念上存在,但难以寻觅。在希望进入洞天的人必须先斋戒寻找才能精感得开,然后才能够议入。而每一处都是一处与外界相似的小世界,有日月照临、男女仙人居住,以及仙草灵芝等美好之物,上面还有穹顶正中开玄窗,就像暗示着它们与“明堂”的内在联系。
总而言之,大抵具有以下几点共性:1. 难以进入的大门、2. 小世界、3. 生命超越(新生命孕育)、4. 通往大空的小窗户。此外,还有一种分为两类,即在地时功德足者死后被引入,或统领洞天的一位仙官,他们负责指导学士们继续修行,并等待司命君拣选,以获得仙位实现超越。
这些多个洞天实际可以理解为遍布山川上的修炼学院,这些学院按照实际位置排列,与汉魏时期早期二十四治(教区)的致敬及对古代星宿分野的一种继承相关联。这使我们可以看到他们都指向:【分离(seperation)、阈限(limen)、聚合(aggregation)】这一经典过度仪式结构,因此它们是一处凡人不可及的地方,是善人死后超越自己生命阈限空间,是意象孕育新生命的“复活穴”。
此外,与受中亚文化影响且注重造像佛教迥异,本土道教自古反对具象宗教崇拜,《老子想尔注》云:“道至尊,无状貌形象也,但可从其诫,不可见知也。”同时,将外部自然界中的山川与自身关联,更使道愈发尊敬并爱护自然界中的灵山灵窟。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这源自上古文化理念一直传承至今,其中包含了宏观宇宙与微观人身之间紧密关系,以及通过无为而成就一切这种思想体现在各方面,如环境要素、建筑设计和非物质文化等方面。
目前全国约有100余处地点符合历史记载中的“洞天福地”,但由于缺乏针对性的保护体系,大部分仍然分布在不同的管理系统下,如宗教、风景名胜区或文物保护单位,并且存在滥采滥开发和缺乏历史背景研究的问题。在视角下考虑这个问题,可以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路,对于缺少传统文物建筑要素但结合自然景观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较高遗产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话题。
最后,“洞天 福 地”作为中国传统世界觀的一部分,是人类與自然間關係的心靈港灣,也體現了我國傳統園林設計影響東亞地區藝術風格,並對後來形成重要影響。但現在這些地方仍未得到充分保護,因此提出將其申報為UNESCO 世界遺產,以确保这些珍贵资源得到适当保护并让更多人认识到它們独特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