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外篇马蹄顺其自然知此知彼静心不躁如观鱼

马蹄踏雪霜,毛茸御寒风。饮草食水,跃足如飞鸟。此乃马之本性也。义台路寝,无所用之。

伯乐以马为宝,用火烙其皮,用剪去长毛,用刀割其甲,戴笼头于颈。在人们看来,伯乐是善于治理马匹的,但对马而言,这种做法并非益处多多。伯乐只顾着按照人类的意志使它们跑得快、跑得远,不顾它们原本天生的自由奔放。

在德行昌盛的时代,与禽兽同居,与万物和谐共生,对谁能称为君子小人?与无知者相同,便不离自然;与无欲者相同,便纯朴素净。这便是民性得以保全。

道德是道作用于外界的结果,是养育万物的力量,要悟到这一点,我们需要少私寡欲,让心灵返璞归真,回到最原始的本质。在人类最初社会中,这样的生活方式更接近这种状态,那时的人们没有欺骗,没有隐瞒,更没有私欲,只有一个共同目标——生存。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有了剩余资源,就出现了贫富差距、阶级分化,以及人与人之间产生差异。而这些都让我们从单纯生存转向获取更多、私欲满足,从而破坏了原有的平衡与和谐。

人类对大自然采取的是一种单方面过度开采,而不是共存。不仅如此,我们还打扰到了动物和植物原本天性的世界,如砍伐树木只是为了搭建房屋或煮食,而使用木材制作装饰品则满足更高层次的心理需求。甚至我们还影响了人的天性,比如孩子们应该被允许自由地探索和表达自己,而不是被不断批评或限制。需要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特且值得尊重的存在,而不是简单地根据成人标准来衡量孩子行为合不合适。这意味着要承认并尊重孩子们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想象力,并避免因为成人的观念禁锢而否定他们的一切表现。

原来,在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的关系中,可以实现相互理解和尊重,但由于私欲干扰,最终导致这种平衡失去了。本章节中的庄子提出了对于人与自然共存美好的憧憬,也希望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更加宽容,不要总是强加自己的观点给他人。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