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龁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虽有义台路寝,无所用之。
马蹄能踏过冰冷的霜雪,马毛能抵御严酷的寒风,它们吃草饮水,还能自在地跳跃,这正是它们本性的展现。而对于给它们装饰的高台和精美的牲口房,对于这些自由奔放的大动物来说都是多余的,就像鸟儿应该自由飞翔,即使是金子做成的鸟笼也不应成为它喜爱的地方。即便是人人尊敬的人物伯乐,也只是对人有用,而对马来说并非什么好事。伯乐出现后,便开始为马进行烙印、剪毛、除指甲,并加上笼头,以符合人们需要它们做的事情,比如赶路、奔波和驱赶,只在人们认为合适的时候才带它们出行。这就让原本天真的马失去了其本性的自由生活。
在德行昌盛时期,我们与禽兽混居,与万物共存,不会区分君子小人了吗?那些不懂得智巧的人,其德行不会偏离;那些无私欲的人,是谓素朴。素朴才能保持自然本性。
道德就是道作用于外部世界,用来养育万物悟道需少私寡欲,让璞归真回归最原始状态。在人类原始社会中,我们更接近这个境界,那时候没有欺骗,没有隐瞒,更没有私欲,每个人都只追求生存,没有私欲,所以也就没有了巧取豪夺或尔虞我诈,也就不存在君子小人的差别。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了剩余资源,就产生了贫富和阶级差异,生存问题不再是主要矛盾,而更多地变成了占有和获取满足自己的私欲。
我们与大自然之间原本只为了生存而不得已获取树木、花草和动物,但现在这些都变成了积累资本的手段。不仅要吃饱,还要吃得好,不仅有地方睡觉,还要住得更好,不仅穿衣服,还要穿得更好。此前人与大自然之间的是一种相互依赖共存,现在却变成了单方面的过度开采和获取。在砍伐树木搭建房屋或煮食取暖时,如果还有一些额外使用,如制作装饰品,那么这就是满足更高精神需求的一种表现。而且,我们还磨灭了他人的天性,比如家长常常因为孩子不按照自己想象中的方式行为而打骂孩子,或因为一次考试成绩不好就不断责备,从而消磨掉孩子想象力丰富的一面。如果我们不能理解对方是在学习过程中寻找自我表达途径,将这样的行为视作是不正确或者错误的话,那么我们是否能够真正理解他们呢?
希望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要总以自己的观点去要求他人,可以尝试理解他人的立场,看看是否存在共同点或解答方式,以此促进更加平衡的人际关系与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