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至明大师,江山道教的栋梁,仙人洞监院、马来西亚航空三清观方丈,在丁酉年八月九日夜归武汉,结束了长时间的旅途。舟车劳顿之余,他心中只想念那位高深莫测的仙人——中国道教协会常务理事、江西省道教协会副会长、九江市道教协会会长的他。恰逢其时,也是他羽化升天三周年纪念之际。
在寂静无人的夜晚,大师独自备下了一桌淡雅酒席,以清茶为伴,望着南方的大自然祭拜。他低声吟诵:“嗟乎叶公,齐鲁一真。少年慕道,访仙东艮。”这些词句,不仅赞颂了叶至明大师早年的修行,更传达了他的坚定信念和对真理的追求。
“其师明哲,孑然之君。洁身自好,不与俗论。”这段话,则表达了大师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以及他不随波逐流,而是独立思考的人生态度。大师曾经慕名寻找名師,与众多智者交流,最终悟出了生命中的真谛。
三年之后,当他冠上巾帼,即表示他已经决定发扬宏大的愿景,并开始遍访各地名士,与他们一起探讨宇宙间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他与一个朋友在渭水边谈心,他们的话题涉及到了乾坎艮震等哲学概念,就像是在云端一样彼此理解。
一同外出旅行,他们徒步百里,一路风景如画。大师有诗意地描述着这一切:“饥寒交迫,对诗歌吟。晨起望山,云洞空临。”
当他们偶尔停留在某个地方时,大师就会拿出红布,用风力轻轻地悬挂起来,这种做法让人仿佛看到了缥缈仙境。“恍恍惚惚,如有仙真。”
然而,当大师寻找那个神秘的地方时,却发现竟然没有一个人出现,那些记忆中的场景似乎都变成了幻梦。但即便如此,大司也并未放弃他的追求,因为对于那些真正了解的人来说,只要有一丝点滴,那就是足够让人继续前行。
经过许多年的大司最终得以实现自己的一生目标,被收入仙班,但遗憾的是,他最后一次见到的是一个远离尘世的小小茶馆。“夜无圆月,只剩下我与君。”当那个人走后,大司才意识到原来这只是自己的一场孤单梦境。而现在,即使那个人不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但他的精神依旧飘浮在空中,“怅望不见,如杳杳容音”。
尽管生活给予了许多挑战,但大司仍旧保持着一种优游自适的心态。这一切,让我们可以感受到那种超脱尘世、自由翱翔的心灵状态。而就在这样的氛围中,我们能够听到那份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声音,它不断提醒我们,无论何时何处,都有那么一部分永恒不变的事物存在着。
最后,大司向所有知道他的朋友们致以最诚挚的情感:“浑茶浊酒,我愧无能为力。你若能听闻吾言,便知吾心所向。不问久违,是谁先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