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国家利益布局全球,而发展中国家的宗教呈现复兴。宗教不仅为中国公共外交提供平台和载体,也能展现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为“亲、诚、惠、容”外交理念提供思想基础。我们对外来文化有需求,但构建文化软实力时遇新问题:如何让中国宗教走出去?国外接受环境有限,不注意方式会影响效果甚至引起反感。解决之道是主动用别国话语适当处理我们的宗教文化,使其成为他国文化的一部分。
“他国化”原本用于比较文学研究,是指一国文学传播后经过过滤、译介成为另一国文化规则。这需要重视,我们现在还未重视。在佛教进入中国时,对翻译做了改动,与儒家相融合形成具有特色的佛教,如《善生经》添加内容与淡漠世俗关系不符。
在“道行天下”活动中,向其他国家赠送中文版或直译《道藏》、《老子集成》,但未进行他国化处理效果将打折扣。同一种事物可能含不同意义,有的差异甚远甚至相悖,为避免心理排斥不能固执己见,而应立足于所在国文化进行适当处理。
举例,在汉语中龙象征高贵神圣,威严威武,但英语中dragon是凶残怪物。在信仰之后,西方人听说自己是“龙的传人”,恐怕另一种感受。当我们翻译亚洲四小龙,将其译为Four Asian Dragons也不妥当,而改为Four Asian Tigers既传递内容又避免心理排斥,用tiger代指已被认可。
我们将中国宗教文化送去的地方不是真空,而是实实在在的受众。除语言因素,还必须考虑受众因素,以符合他们兴趣对活动和作品进行包装、改译或改写,以符合审美习惯。在莫言作品海外传播方面,他成功地通过美国著名汉学家葛浩文立足欧美文化进行“他国化”的方法而成功推广。此种编译(或改译)方法符合英语读者的接受心理和审美心理,这与大多数译者最大的不同。
总结来说,我们必须立足目的地国家接受国家语言、文化和受众心理,将之进行适当本地化或他国化才能使中国宗教在异质文化中安全着陆,最终增强我们的宗教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