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著名道士张万福活动年代约当唐玄宗在位时(712~755)。据史崇玄《一切道经音义妙门由起序》称,张万福在玄宗时以京太清观大德的身分参加编撰《一切道经音义》。他在其辑录的斋仪中多自署“三洞京太清观道士张万福编录”,或自称“京三洞清都观张万福”。其《传授三洞经戒法箓略说》末尾题记称:大唐先天元年(712)十二月十二日太清观道士 张万福谨记。
卷下又称:窃见金仙、玉真二公主以景云二年(711)春正月十八日于大内归真 观中,诣三洞师金紫光禄大夫鸿胪卿河内郡开国公上柱国太清观主史尊师受道。据上可知,张万福在睿宗时即为京城道士,玄宗时曾为太清观大德,并参与编撰《一切道经音义》,此外其籍贯、身世便鲜为人知。他对道教的贡献,根据现存资料,主要在于编撰科仪。计有《传授三洞经戒法箓略说》、《三洞法服科戒文》、《洞玄灵宝度人经及诀音义》等。
他的斋醮科仪思想主要体现在《传授 三洞经戒法箓略说》、《醮三洞真文五法正一盟威箓立成仪》等之中。 《传授三洞经戒法箓略说》分上下两卷,简述了修行者的精神和心性,以及如何通过不同的方式来修炼达到仙境。他强调指出:“修行者必须持守这些规则,这样才能断除情欲,不生邪念。”这种思想对于后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如杜光庭所著的集 道门科仪之大全也承认这一点。
他还特别主张“修心即是修行”,因为心是人的灵魂之源,如果能够保持心性的纯洁,就能长生不老。这一点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内省和精神上的追求越来越重视。在他的作品中,他总结了当时各个派别之间相互学习与交流的情况,并且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对后来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