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的智者希夷先生抟道如陈

。陈抟是五代宋初时一位道门高隐和学术大师,志向高远,学识渊博,功修精深,在中国中古思想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由于他的传记资料比较零散,加上著述大多散佚,对他的研究相对不足。本文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做些力所能及的探讨。

陈抟的出生是个谜,《群谈采余》中有一段神话般的描述:“陈图南,莫知所出。有渔人举网,得物甚巨,裹以紫衣,如肉球状。携以还家,将煮食之。暨水初热,大雷电绕室震动,使其惶骇,将掷地,其衣裂儿生。”而亳州一带流行“十里荷花出陈抟”,亦未提及他的生身父母,但故事温馨感觉与《群谈采余》近似恐怖描述反差较大。

毫州还流行陳祖師生日為農曆十月十五日,每年逢是日,当地要舉行庙會,以示對這位“老祖”的景仰與怀念。但他的一些具体事迹和寿命等因素存在争议。在唐懿宗咸通十二年(871)卒于宋太宗端拱二年(989),享壽118岁,是道教中的伟大的圣贤之一。

然而关于陳祖師的出生地或籍址歷史上主要有兩說,一是毫州真源,一是普州崇龕,《談苑》、《東都事略》、《資治通鑒》、《宋史》等主張前說,《普州圖經》、《舆地紀勝》、《方舆勝覽》等主張後說,而今安岳、樂至、潼南縣境内仍有不少相關遺跡傳說。而據《歷世真仙體道通鉴》,陳祖師於唐德宗時期(780-804)可能已經存在,但此说并非为主流观点。

据《庄子·逍遥游》,名即取自“鹏之徙于南冥也”、“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同时,他又被认为与《老子》的某些概念有关,比如“柔”、“万物备存”。

关于童年的生活材料较少,但据记载,他四五岁时曾戏涡水侧,有青衣媪抱置怀中乳之,从此能言聪悟过人。此后,他读经史百家之言,一见成诵,无遗忘;诗礼书数至方药之书,无不通究。他早年进士不第,更亲丧,这两件事促使他放弃世俗追求,与山水为乐,最终决意从道,并且赴武当山九石岩隐居,不再涉足尘世。

在其长期隐居期间,他撰写了许多著作,如《龜鉴》(金丹學)、《心相學》(易學)、胎息诀、指玄篇等,同时拜邛州天庆观都威仪何昌一学锁鼻术,并撰写了大量文献,如《觀空篇》(氣功)、太极阴阳说、火珠林、高密金丹法則、先天方圆图等。此外,还参与了周显德三年朝廷策划,被授予谏议大夫职务,但拒绝仕途,并受到赵匡胤召见,即未来明皇帝赵匡胤。在宋太宗时期,又被赐号希夷先生,并提出远轻近重政策,为朝廷提供了一系列政治建议,最终仙逝于华山张超谷,被尊称为道教七十二洞真君之一,其墓葬地点一度失踪,现在普州市安岳县云居山下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