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和,别名护,字仲理,是东汉时期益州巴郡(今四川重庆市嘉陵江北岸)人。据说他曾在隆虑山(今河南林县西)深造,也曾在五终山炼丹修道,以长寿的形象而广为人知。传言,他是一位超凡脱俗的道士。在洛阳,他结识了一位博学多才的道士,向他咨询了许多疑难问题,而帛和则以其卓越的洞察力和智慧给出了精辟的回答,因此获得“远识人”的美誉。不过,即使到了高龄之年,帛和依然保持着一身轻功,每当人们向他请教时,他却神秘地消失了踪影,让人们称赞他是“神人”。在洛阳期间,帛和还得到了《三皇天文》、《五岳真形图》等珍贵的道教典籍,其中《五岳真形图》的刻石至今仍保存在登封中岳庙,为研究者提供了宝贵资料。基于老子的哲学思想,帛和创立了独特的“帛家道”,后来这一思想传播到江南地区。他最终安息于邙山,在翠云峰左侧的一处古墓中,其墓碑上铭记着他的遗容,并记录下他的事迹,最著名的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对此墓碑进行考证并留下的记载。在历史长河中,这个普通而又非凡的人物留下了一段传奇故事,被后世尊为“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