闾丘方远,唐末五代时期的一位著名道士,他的生平和事迹充满了传奇色彩。方远字大方,是舒州宿松人,从小就表现出过人的学问和悟性,尤其是对《易经》的研究。他曾在庐山学习于陈元晤先生,并且在香林左元泽处求得大丹真理。在二十九岁那年,他前往仙都山隐居,与刘处静先生交往学习修行真术。
三十四岁时,方远受到了天台山玉霄宫叶藏质的法箓,这对于他来说无疑是一次重要的人生转折。在此之后,他继续深造,不断探索道家哲学的奥秘。据说他还获得了一些高超的真文秘诀。
除了修炼之外,方远还是一位文化爱好者。他不仅精通子史群书,而且自称葛稚川、陶贞白吾为师友。这两位都是当时非常有名的文学家。他的作品中,就包括了自己编纂的大作——《太平经钞》。这部作品简化了原本浩繁复杂的《太平经》,将其精选节录成简明易懂的读本。
唐景福二年的某一年(893年),彭城王钱霮来到余杭大涤洞找到了方远,并邀请他搬进自己的住宅。此后,钱霮在撰写《天柱观记》的时候,对方远进行了极高评价,说他“实紫府之表仪,乃清都之辅弼”。最终,由于这些卓越贡献,被昭宗李晔赐予妙有大师玄同先生这个尊号,使得他的名字传遍吴楚地区。
沈汾所著《续仙传》也提到,在闾丘方远门下,有超过200人追随学习,其中会稽夏隐、谯国戴隐虞、荥阳郑隐瑶等人,都对道家的奥义有所领悟并能上升至更高层次。而广平程紫霄、新安聂师道、高达十个人都接受到了思真炼神的最高教导。
总结起来,可以看出闾丘方遠是一个深厚功力与丰富知识背景相结合的人物,同时也是南岳天台派的一个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通过编纂《太平经钞》,帮助人们理解和保存了大量宝贵文化遗产,为后世留下了一笔不可磨灭的心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