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书玉笈,为入道之门墙;讽经诵咒,乃修仙之径路。得入道之门,可以入元始之性;获修仙之路,得以晓自然之心。”这段《玄门早晚功课经》序中的言语,如同对我们每一个追求真理的旅人发出的召唤,它提醒我们,无论是古代的道士还是现代的修炼者,都应当将阅读和理解经典作为自己修行道路上的重要一环。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我们不再像过去那样难以接触到那些古老而神秘的知识,但很多人(包括我本人)可能并没有真正明白应该怎样去读这些经典,也不知道如何将祖师爷留给我们的智慧转化为自己的实践。因此,我想提出几个问题:如果你只是简单地阅读、背诵,而不是真正地理解和应用,那么这样的阅读又有什么意义呢?要知道,道教的经典与一般文学作品有着本质上的差别,更不要说那些网络流行的小说了。
两类内容,一是指玄类,以阐述道教玄理为主;一是修真类,以阐述道教实践修行内容为主。这两种内容都不是像走马观花般读一遍就能明彻其意。想要读懂这些经典,你首先需要选择你感兴趣或者喜欢的一些经典,并坚持日常诵读。初次阅读时,不必急于求成,只需慢慢品味,每天可以发现新的见解。
对于一些初学者来说,他们可能会感到困惑,不知道自己应该从哪里开始,或许他们对所有内容都感兴趣,这时候该怎么办?答案很简单,即便是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中,你也不必过分挑剔,最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份智慧。如果能够有一部随手拣选出来且能够有始有终地坚持下去的话,那么即使是一部最浅显直白的小册子也能带来巨大的收获。
然而,要注意的是,每个人都是独特个体,即便完全按照传统方法去学习,也不一定能达到祖师所达到的境界。在21世纪,我们必须有适合当今时代的情怀,对于历史上的某些观点和做法不能盲目跟随,而应辨证分析,将其融会贯通于当下的生活中。
最后,让我重申一次:“先读书、读进去、读懂它、会用它”,才是真正把祖师的大智大慧融入己身,使其成为推动自我的力量。愿每一个追寻真理的人,都能够借助这些宝贵资源,看透迷雾,见到自己的真相,从此开启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灵魂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