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兆楼香港客家围屋的守护者正如一位忠诚的守夜人它默默地见证了时间的流逝现在这位历史悠久的大使正接受我

榴兆楼,香港秘密大营救的见证者,正迎来一场新的修复之旅。作为我国特色传统民居的一份子,这座客家围屋不仅承载着历史,更是文化的守护者。随着时间的流逝,榴兆楼因地处偏僻而长期被人遗忘,但它却在一次著名的大营救行动中被世人所知。

1941年,当香港沦陷,许多知名爱国文化人士和知识分子需要转移到内地时,榴兆楼成为了他们逃离的秘密接转站之一。在这里,有数百名文化界精英,如茅盾、胡风、张友渔等,他们都曾在这座古老的围屋内寻求庇护,并成功撤往了安全的地方。

然而,在战后的平静中,榴兆楼再次回归了宁静。直到2010年最后一户居民搬离,这座传统建筑只剩下作为家族祠堂使用。但随着岁月的流逝,它也逐渐显得破败无比。当地村民虽然偶尔进行简单维修,但这并非长久之计。

终于,在2019年4月19日,榴兆楼荣获第九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称号。同年9月,便启动了前期勘察工作,以“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其进行整体修缮。这意味着工程将力求保持原有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同时确保文物结构坚固,为后续的活化利用打下坚实基础。

施工负责人谢忠旗表示,他们已经排查出了瓦面坍塌严重、部分墙体损坏等问题,将会替换损坏部件,并对墙体进行全面维修,以达到消除病患状态。此外,还将改善视觉效果,使得文物更易于保护和科学传承。

据杨欣股长介绍,该项目正在顺利推进预计今年底可完成初步整体修缮工作。一旦完工,不仅能保证文物本身更加坚固,而且还能有效提升其观赏价值,为今后的活化利用奠定基础。这也是惠阳区持续加强文物保护与修缮工作的一部分,其目的是让每一件珍贵文物都能够“活起来”,让我们的历史文化“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