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山门外,目睹了一番热闹的场景。二十七日下午,我们聚集在客堂,备好年夜饭迎接团年。三十日下午,我们再次聚集于山门外,摆上香案,为本宫前羽后化各派霞灵牌位祈祷。高功和经师带领着我们前往大殿,监院则手持香杖,在神位前“召请”(摄召)。摄召结束后,经师引导我们进入祖堂,将牌位安放在合适的位置,这就是“请羽化道众回常住过年”的仪式。
每个殿宇都有自己的主管负责准备供品,而寮房则负责分发表格。在晚课之后,我们出坛祭孤,并转向天尊。在此过程中,我注意到每个人都显得特别专注,不仅要确保仪式顺利进行,还要营造出一种喜庆的气氛。
第二天一早,我们继续举行早课和祝将,再次转向天尊。当所有礼节完成后,我们开始“化庆贺普表”,这是一种特殊的方式,用以欢迎喜神到来。我看到道众们拿着斗子,上面装满了花生、核桃、枣等物品,以及一些钱币。这是为了迎接喜神,他们需要先在山门外设立一个香案,上面供奉着“喜神”牌位。当接收到喜神时,每个人都会持有一支香插入炉中,然后三叩首并拔出香火,一路快步回到大殿。此时巡寮人员会燃起鞭炮,以示庆祝。
随后监院也会按照同样的方式进行,同时道众们会围绕大殿排队朝上三叩首。我听到知客喊:“大众给监院拜年”,而随后又传来:“监院给大众拜年”、“大众团拜”的声音。这一系列活动充满了活力,每个人都好像被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所驱使,无论他们是否真的相信这些习俗,它们似乎成为了连接人与自然的一种语言。
接下来,大鼓声响起,由经师发动,而执事则依科庆贺。在祖堂云集之际,我感受到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感——它既是对过去岁月的缅怀,也是对未来希望的一种期待。而这一切,都发生在这样一个充满生命力的环境中,即使没有明确的话语,却能让人深刻体会到生活中的美好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