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明瑞,道名墨道人,出生于1925年10月的河北省威县第什营乡芦头村。自幼家境贫寒,他只念了两年半的书便辍学,从事农活。日寇侵华战争爆发后,孙明瑞积极加入抗日斗争,曾任共青团副团长。他在东平县流浪时期,有诗云:“日寇侵华丧天良,惯行烧杀抢三光,手挽祖母怀抱鸡,雪夜宿坟泪望乡。”最终他走投无路,在安山镇道观“七圣堂”成为一名全真龙门派道士。
在七圣堂期间,他发现师爷臧永范的遗作——一幅气势恢宏的梅花图,这让他产生了对画艺的兴趣。他开始暗暗临摹,并获得魏园屾赠予他的六幅梅花图。在这段时间里,他不仅学习了诸子圣贤书,还领悟到了博大精深的道教文化和艺术理念。
随后,他云游四方,在陕西结识了张大千得意门生何海霞,并被收为徒。何海霞推荐孙明瑞去西安美术学院进修,那里他接受长安画派石鲁、罗铭、方济众、赵望等名师指导,使得他的画艺大进。
为了写梅,他在楼观台亲手种植了梅树千余株,与自然融为一体。在“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意境中,他形成了一种“重墨”的个人风格,其水墨梅花作品深受赞誉。
尽管有朋友邀请高价收买他的作品,但孙明瑞始终保持着慈善与节俭,不愿以金钱换取物质生活。2002年前后,他在美术博物馆举办专题展览并捐赠国家博物馆;2004年,将心爱之作捐给陕西省图书馆;而在2007年组织的一次“救心工程”,通过义卖80幅作品资助四川南充患病青年,这些都是他践行《道德经》精神所致。
作为一个高龄老人的孙明瑞,一直保持着勤劳和节俭。他所有财产不过是一身道服和数支毛笔。此外,每天早晚咸菜米汤馒头、中午熬大白菜,是他简朴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他说:“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至今,每当提到孙明瑞,即墨道人,我们都能感受到那份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人生态度,以及对传统文化与艺术价值的大力弘扬。不论是其对于自然界的情感表达,或是在社会中所展现出的正直品质,都让我们敬佩这位将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都转化为绚丽篇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