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中的智慧:吃得太多,也会成为神兽的笑话!
传说中的上古神(凶)兽一直活跃在众多修真、魔幻题材的影视作品中,张艺谋电影《长城》中的食人兽、中国风电影《风语咒》中的大BOSS以及影视剧《天乩之白蛇传说》中的圈粉反派等等……频繁地刷屏,硬生生让识字不多的小编也认识了它的名字:饕餮(tāo tiè)。 《长城》中饕餮的形象近于恐龙,《风语咒》中饕餮一出、天地变色,《天乩之白蛇传说》中青帝的坐骑饕餮则化身为一名反派男子的形象……传说中的饕餮究竟是何方神圣?
在中国神话体系中,越是古老的物种越具有无限的神力。在这一潜意识影响下,饕餮常常贴上“上古”的标签来壮大自身的气场,但人家这标签却是货真价实的。《吕氏春秋》就记载:“周鼎着饕 餐,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实物证据则有出土的大量商代文物商象形饕 餐鼎、商夔龙饕 餐鼎等等。
宋代的大才子杨慎解释了这个问题:“贪甚曰饵”,他还指出了这种贪欲并不是单纯的一种欲望,而是一种对美好事物过度追求而导致的心理状态。他用幽默的话来说:“吃得太多,也会成为神兽的笑话!” 这句话深刻揭示了人类贪婪本性的同时,也以一种轻松幽默的手法,让读者对此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思考。
然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于这种“贪”的定义和态度也有所不同。例如,在儒家文化里,“贪”往往被看作是不伦不类的事情,是应该避免的事情。而在道教文化里,“贪”则可能被理解为一种对于自然和宇宙力量过度追求,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今天看到很多关于“不要忘记初心”的警示,它们其实都源自于对“贪”的忌讳。
所以,当我们面对生活中的各种诱惑时,不妨试着从一个幽默角度去看待自己是否已经陷入到了像那个没有身体,只剩下脑袋和嘴巴的大嘴巴一样的情况。如果发现自己已经开始向那只上了门上的怪兽靠拢,那么就需要立即调整自己的心态,用智慧战胜那些难以抗拒的情感波动。毕竟,如同道德经所言,“知足者乐”,真正拥有满足的心情,那才是最大的快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