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老君曰:救灾解难,不如防之为易;不如预防它容易;疗疾治病,不如备之为吉。比不上防备的效果好。今人见背,现在有些人的见解,却与此相反,不务防之,他们不注重对灾害的预防,而务救之;而只在灾难发生时,才勿忙补救;不务备之,他们不注重对疾病的防备,而务药之。而当生病时才求医用药。其实这是亡羊补劳,为时已晚了。
故有君者不能保社稷,所以,有的君主不能保全江山社稷,而导致家败国亡,有身者不能全寿命。有的人不能享全生命而折寿。是以圣人,求福于未兆,在凶兆来临之前,就已经积德求福了,绝祸于未有。因此,他们才不会有灾祸。
盖灾生于稍稍,其实,灾祸原来是由一丁点生起的,病起于微微。疾病原来是由小小的毛病而发展形成的。人以小善为无益,都以为小小的善事,没有多大好处,所以都不肯为;以小恶为无损,都以为小小的过错,不会造成损害,所以也不肯改。
所以,小善不积,要知道,小小的善事不积累,大德不成;就不能成就大的功德;小恶不止,小-small-过错-not-stopping,最终将造成大的罪过。故摘出其要,因此,将一些主要的一些思想、言论和行为列举出来,使知其所生焉,让人们知道灾祸和疾病是怎么产生出来的一百种“病”。
喜怒无常是一病,一会高兴,一会生气,情绪变化不稳定,是一项健康问题。
忘义取利是一 病,不顾仁义道德,只图牟取个人利益,是一项健康问题。
好色坏 德是一 病迷恋女色,败坏道德,是一项健康问题。
专心系爱是一 病,全心投入到所爱的人或事中去,以至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是一项健康问题。
憎欲令死是一 病,对所憎恨的人,一定要置于死地,是一项健康问题...
(以下内容省略)
...乐人有非、一般喜欢谈论别人的过错,是一种心理状态;
持人长短、掌握并利用别人的嗜好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也是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假 人自信、说别人作假夸自己诚信,这种态度可能会给他人留下负面印象;
施 人望报、施恩于人期望得到回报,这可能是一个表达社会关系的心理现象...
(以上内容省略)
...内疏外亲,对自己亲近和疏远他人的态度,也许可以从这个角度去理解某些个体间的情感交流模式。
通过这样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那些看似平常的小习惯、小偏差或者情绪波动,其实都是潜藏着可能导致各种各样的“伤害”或“痛苦”的根源。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能意识到这些“隐形敌手”,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我们就能更有效地避免很多麻烦,并且保持一个更加安宁、幸福的心灵空间。这正如《道德经》中的智慧教导:预先做好准备,即使遇到困难也能够应对自如,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身体与精神上的康健与幸福。此等修养,便可得天下英雄豪杰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