亢仓子庚桑子卷8农道诗解耕本人心与天下稼的共鸣

在古代圣明君王之治,先务农人的理念深入人心。农为国家的根本,非徒以养活民众,更是国泰民安、边境安宁的基石。《管子》言“仓廪实而知礼节”,百姓足食,则可治国。然而,从来未有过百姓不足而能治国的情况。

古人云:“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生存与发展需时而用,不当滥用,物力必然疲竭。古代善于治理天下的君王,将畜积充足视为国家的依靠。而今,人们却背弃了根本,以末端的事务为主导,这导致了天下的大灾难和巨大的损失。

淫侈之风日益蔓延,无所止境,是非颠倒,是非观念混乱。这类情形公然无阻,大事将至,而救世之手尚未伸出。大多数的人生都被这趋势所困扰,他们追求的是短暂的享乐,却忽略了长远的目标和稳定的生活。

自汉朝以来,一直持续四十余年,国家储备仍旧令人悲痛万分。当时雨水不到位,便引起民众恐慌;粮食收成差劲,便有人请求卖掉儿子的爵位,这些消息耳熟能详。在这样的危机四伏中,我们是否还有理由感到安心?世界上的丰饶与荒歉,都由天命决定,即使偶尔遇到三千里外的一片旱地,也难免让人忧虑。不仅如此,当紧急情况突然爆发,在边境上需要几百万士兵,那么如何补给他们呢?

战争连续不断,与自然灾害相互缠绵,使得整个国家疲惫不堪,有勇气的人聚集起来抵抗,而疲惫老迈者则只能咬牙忍耐。此种局面还未结束,就有人从远方带着疑惑来询问。这正是我们君主应对的问题,用积蓄作为国家的大计。如果粮食丰富财政充裕,又何须担忧?可以用以攻城略地,可以用以守卫固守,可以用以战胜敌军。怀柔敌意,加强友好关系,没有招式是不可能拒绝!

但现在,我们却殴打人民,让他们回到田野劳作,把一切著重于基础建设;让每个人按照自己的能力去努力,最终形成一个大家庭,每个成员都能吃饱穿暖,这样即使是游荡的小偷,也会转身投向南亩耕作,因为畜积充足、生活富裕,每个人都会感到快乐。而且,只要我们的根基坚固,就能够确保整个国家安全稳定,不再担心内部危机和外部威胁,因此陛下为什么要珍惜这些小利呢?

民众是君王的心脏,农业是国家的心脏,而积累粮食就是农业基础。一旦这个基础站立起来,那么道路就清晰,一切顺应自然发展中的规律就会显现出来,最终达到真正完美的地步。在此过程中,我们也必须思考如何利用这些资源来培养德行,以防患于未然,让家园富足,让内心平静,用饮食作为生命最基本的情感需求去满足自己,而不是因为追求那些虚幻的东西而背叛自己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