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帷宏,易学大家,以其深厚的道教根基和对《周易》的研究成果,在社会上享有盛誉。早年,他在青岛的崂山太清宫出家,与余长腿法师共修道术。在漫游于中国各地的过程中,他曾担任过多个道观中的知客,包括北京白云观、上海白云观、杭州玉皇山福星观、西安楼观台和西安八仙宫。在这些地方,他不仅学习了《周易》和中医,还涉猎外丹学,并受到了刘圆清大师和商明大师等众多高僧的大力赞赏。
1983年后,杜帷宏定居于陕西省太白县青峰山道观,投身于深入研究道教哲学。他在这里接受了无数来自远方的人们咨询与请教。1986年,当陕西省道教协会成立时,杜帷宏荣获理事一职,是该组织创立初期的一位重要成员。直到1990年的他去世前夕,这位伟大的传统文化保护者继续致力于他的研究工作。
他的遗作广泛涵盖了《玄门易道》、《道德经注解》、《南华经注解》、《鬼谷子注解》以及对老子的古碑字句的精细分析等多部手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不仅为后人提供了解读中国传统智慧的窗口,也是理解当代思想家的重要参考资料。
随着时间的流逝,一批由杜帷宏亲自指导或影响过的人士,如毛军、任宗权、宋云波等,他们共同发起成立了“杜帷宏道长学术研究会”。这个组织致力于收集整理并系统地研究杜帷宏先生留下的文献材料,其中就包括了一本名为《老子古碑字注解》的书籍,它在中国内地及海外有关东方哲学研究者的圈子内广受欢迎,为推动这一领域知识体系得以更新与发展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