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让历史建筑焕发新生,传承文化遗产的光彩。惠阳区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香港秘密大营救接转站客家围屋榴兆楼正在接受全面修缮。这座在清朝咸丰四年(1854年)建造的古色古香的客家围屋,因其参与了历史上的一次大规模秘密营救而闻名于世。榴兆楼曾是众多知名爱国文化人士和其他重要人物临时避难之所,他们利用此地逃离被日军占领的香港,包括著名作家茅盾、胡风等。
经过80多年的沉寂,这幢围屋迎来了重生的机会。2019年,它正式成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并开始了一场全面的修复工程。此次修缮旨在保持原有的建筑特色,同时确保其结构安全和美观,以实现“修旧如旧”的理念。在施工过程中,工程团队发现了严重的瓦面坍塌和墙体损坏问题,但他们致力于精细恢复每一处细节,以保证这座历史建筑能够完好无损地传递下一代。
惠阳区政府致力于活化本地红色资源,将碧滟楼、榴兆楼等历史建筑整体修缮,让它们不仅成为对过去回忆的见证,也成为了向未来的窗口。通过这些努力,不仅能让文物得以保存,更能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和历史故事的兴趣,让这一段珍贵的人类记忆得以“活起来”,并继续“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