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西南部的迷雾缭绕山谷中,一种独特的建筑物屹立,它由泥土层层堆砌而成,形状庞大、结构坚固,人们称之为土楼。福盛楼是一座直径77.42米的内通廊式圆形土楼,是目前已知直径最大的这种类型之一,位于龙岩市永定区陈东乡岩太村。
除了通常所说的圆形外,土楼还有方形和各种混合形式。它们散布在梯田旁、溪水边,无处不在,以至于形成了一个长达十余公里的土楼城墙。初溪土楼群是其中的一部分,这些建筑犹如在地面上盛开的大型蘑菇,又像黑色的飞碟从天而降,让人赞叹不已。
日本建筑学家茂木计一郎曾说:“这些巨大的蘑菇般的地球结构令人惊叹。”英国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将其誉为“中国最特别的民居”。然而,对于这些建筑的人们了解时间非常短暂,只到1950年代才知道它是客家人的住所,因此被称作“客家土楼”。
随着时间推移,我们发现更多地区也有类似的建筑,不仅仅是客家人,还有闽南人的聚落。此后,又有人发现广东梅州和潮州也有大量这样的房屋,所以也被称作“福建”或“粤东北”的 土楼。
这些聪明且富有的居民通过海外贸易积累财富,而当地烟草种植业也极具经济价值。这促进了更大规模、更多样化的土楼建设,如二宜樓、福裕樓、齐云樓等,每个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即使经历过洪灾和火灾,这些古老的建筑依然屹立不倒。
尽管现代生活方式改变了人们对集体居住需求,但这些历史悠久的地标仍旧存在,为我们提供了一扇窗户回望过去。在这个充满故事的地方,每一座夯实的地面都见证了人类社会发展与变迁的一个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