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法善字道元,处州括蒼人,世为道士。母留氏晝寢,梦流星入口,吞之有娠,十五月而生。七岁溺大江,三年而还,父母询其故,说:“青童引我饮以云漿,再朝太上。”及冠长九尺,性淳厚天然,不茹葷。遇青城赵元阳授遁甲、嵩阳韦善俊授八史,由是自能厭劾鬼佐。
因卜居卯酉山,有巨石当路,将行者迂徑避之,因投符石自起。曾游白马山,有神人相赐密旨,以太极紫微左仙卿名义,对其说:“校录不勤,被谪于人世,当速立功济人佐国,当复元任。”开元初,以正一三五法授子,并令修炼丹药,但叶法善认为“丹不须急就”,建议唐高宗慎重对待。
后来在东都凌空祠为壇祭时,有多人被魅力所吸引并陷入火中,被救出后无恙;叶法善笑曰:“此乃魅所憑,我法摄之尔。”
历经唐高宗、中宗朝五十年,每次召入都不爱浮屠(佛教)法,而常劝诫帝室好恶,不受外界影响。在景龙四年三月九日,一位老叟前来求助,因为一位波罗门的幻术将要成效,他要求叶法善帮助解除危机,最终成功了。此事传遍各地,使得叶法善声名鹊起。
开元十二年至都时,其门如市,又有人称他能活死者,如崔司马病重,他置尸于床,与之同睡,即使隔夜也未醒,却在第二晚苏醒过来。这等奇迹使得他的名声更加轰动。
房琯曾与他一起出城,无意间发现废佛堂中的宝藏,这些奇闻异事让他的形象更添神秘色彩。他最终被封为越州都督,在松阳安葬,其弟子们依旧尊崇他,如同对待真正的仙人的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