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学派代表人物是茅山法主王远知

道家学派代表人物王远知,隐居茅山深修经法。王远知生于南朝梁大通二年(528年),其父昙选曾为车骑将军扬州刺史,其母梦见灵性的凤凰后妊娠,家中感到奇异。王远知少年聪明,受儒家教育并博览群书。十八岁从师宗道先生臧矜,并接受其指导开始修习道教。

在隋炀帝和唐高祖、太宗的重视下,偏传江南的茅山宗得以盛传中原。王远知开其先,与潘师正、司马承祯等人尊道贵德,名垂史册,为后人借鉴。在陈武帝召见之时,他被赐予礼敬,并回归茅山继续修行。

随着隋朝国运的终结和李渊建立唐朝的事实发展变化,王远知预料天下大乱,最终向李渊密告符命,将有天子位。此事帮助李渊一步步得心应手杀入西京长安,最终夺取天子位,是为高祖李渊。这份恩情使得唐高祖授予他朝散大夫职位,以及金缕冠和紫丝霞帔。

太宗李世民即位后,不忘受洞法之恩,再次诏赠高位重赏,但王元知坚决要求返回茅山。最后,在贞观九年四月,他回到茅山,从此在太平观内生活直至去世。他留下的著作《易总》十五卷流传至今,被人们称赞为“升真先生”、“升玄先生”。他的弟子包括潘师正、徐道邈等,他们共同推动了茅山宗的北方传播。此外,还有两个弟子的名字是陈羽和王轨,其中王轨继承了他的遗志在茅山继续传授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