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山山脉北部的群山之中,深藏着一个规模堪称皖南第一的古村落——查济。它建于隋而兴于清,群山四合,苍翠绿黛,虽没有西递、宏村闻名遐迩的名气,而那定格于诗意的物象,却有着丝毫不输其千年古村的气质。 查济的先人深谙勘舆之学,村落布局非常科学。借岑峰延伸而成的蓝麓和分流两侧的许溪、岑溪、石溪,傍山造房,临水结村,所有住宅皆在山水环抱之中。更妙的是,三溪分工合理,岑溪、石溪绕村而流,许溪则极尽蜿蜒地贯村而过,汇聚后流入向东北流去,注入青弋江,应合了皖南“溪水穿村而流,子孙吃穿不愁”的风水理念。粉墙矗立,鸳瓦鳞鳞,飞檐戗角,沿溪绵延逶迤,如同水墨画一般的景致,往往令游人留连往返。清末有诗描绘得很美:“十里查村九里烟,三溪环绕万户间。祠庙亭台塔影下,小桥流水杏花轩。”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众多的古建筑是查济靓丽的名片。据说,在明清鼎盛时,这儿曾有108座祠堂、108座庙宇、108座石桥,至今尚保存元明清建筑200多处。在我的眼中,最有味道的,是那些颇有历史的老桥。三溪并流的查济,不仅如传统徽派建筑一样,注重与山的关系,而且更注重与水的结合,当地人相信,这些桥能聚集、保护或兴发生气,关系到一族、一村的运势、文脉或财赋。保存至今的30余座老桥,依势而建,镶桥于景。溪是自然,桥是文化。与北方石拱桥以巨石砌成拱券不同,查济老桥体现南方水乡石拱桥的特点。拱跨不大,由于溪流不宽而拱背较平,构成曲柔空灵明秀的风格。各桥设计的样式匠心独运,制造精巧,绝不雷同,溪水潺潺,步移景异,这些在历史的风雨中遗世守望的老桥,衬之风格秀丽的青山绿水,不仅解决了查济依山傍水、推窗见河的交通问题,而且串联起民居、祠堂、牌坊、庙宇、宝塔、社坛、路亭、古井等古建筑,开门见桥成为村中一景。 在当地的俚语中,“桥”与“轿”谐音,于是,有人说查济人真是好福气,出门就上轿!与查济最大的祠堂宝公祠相邻的是财神桥。这桥建于明代中期,拱长约10米,为平拱石桥。桥东昔日跨道建有财神楼,阁楼东面题有“紫气东来”,用以表达渴求和希望人才降临心愿。该桥因此楼而得名。奇的是桥庙关连,桥上有个饱经风霜的土地庙,并设有特大铜香炉,当初是为了保佑建桥工程的顺利,而后成了烧香礼拜所必经之地,通过桥形成一种圣俗之间的区分与连接。溯水而上,临桥有古杏树,巨大的树冠蓊蓊郁郁能覆盖半个桥面,与古色古香的老桥相得益彰。春日,杏花绽放,粉红如霞,如裙裾飘摇般一片灿烂。秋季,落英缤纷,潺潺的溪流上妩媚馥郁,煦风吹拂着呈现出万般风情。冬至之后,叶落枝秃,桥边的民居尽显沧桑,此时映入眼帘的,是幅精神视觉相通的清净本然的画图。 资料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