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道好生而恶杀。长生者,道也,死坏者,非道也。死王乃不如生鼠。故圣人教化,使民慈心于众生,生可贵也。”——《三天内解经》
人们之所以信仰宗教,是因为它探讨了两大问题:如何在现世活得好,以及死后去向何处。简单地说,就是现世与往世的区分。在不如意中,他们转向信仰,以期改变境况和追求美好的未来。
各大宗教为这三个问题提出了独特解决方案,而道教不同,它只说一个字:“生”。在道教中,“生”是所有信仰和宗教前提,也是保持健康身心才能谈论修行的基础,这成就了“重生”、“贵生”、“乐生的”思想。
一些人认为“生活好了,就珍爱生命”,这种观点没有错,但仅仅关注物质生活,不足以体现修行意义。如果我们把目光放在物质上,那么修行的意义又是什么?
每当提起道教时,我们通常会局限于修炼成仙、长生的概念。但实际上,追求长寿只是对生命珍视的一种表现形式。而肉体生命的延长,只是“长生的”一种表现罢了。
有的人原本可以活得更久,却偏偏自己走向死亡。这并不是他不爱惜自己的生命,而是过度爱惜,从而做出损害他人的事情,最终导致果报降临。这才是令人警醒的事情。
因此,对“乐生的”概念进行纠正。“乐”,意味着从生命中找到欢乐,用乐观豁达的心态面对一切,而不是贪恋或建立在对其他生命漠视上的享受。
根据道教观点,万物都是由道生成,没有本质差别。我们在外相上有高矮美丑,在社会上有财富多寡、地位尊卑,但这些都不能等同于更加富足安定的生活。
真正富足是一种心理感知,有所得必然有所失;今日之欢乐,便可能成为他日之痛苦;今日我得之欢乐,便可能为他人失之痛苦。修行强调的是见人有所得,如己有所得;见人有所失,如己有所示,是一种共情能力,更怜悯众生,不冷漠自私地牟取利益。
人的快樂,在於能感受到人間真愛與天地大美至樂境界,就像南華真人的故事,当大家為了出現而歡喜、為消逝而悲傷時,他說,不論出現或消逝,都係自然賦予,我們若能看見這世界輪回不息的事實,並接受它時是一種社會屬性熱愛它則是一種修行屬性。
修行,不僅要接受現實,更要热爱它,這樣我們才能從五光十色的世界跳脱出来,用超越凡人的眼光看待眾生,這時才會發覺人性的究竟。我們不因世間有的壞事而憎恨世界,因為看到了壞,所以才更加珍惜剩下的美好,因此更堅定地追求美好。
重生成为一切生命都值重要重视;贵生成为一切生命最尊貴的事物去尊奉;樂生成为一切生命中的活着意义去追求和付出。在这里的一切包括你我他及所有其他生物。当我們能够對眾生的慈心,我們遵循聖人的教化,同时彰顯了作為人類最重要的價值。在虎毒不食子萬物不自傷的情況下,你還能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