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我者希道之大至简也超越性在于其唯美句子

两千年前,老子超越了普通人的视野,从形而上的高度洞察宇宙的本质及其与世界万物的关系,为后世留下了深邃的智慧。然而,尽管注释《道德经》的学者如云,但真正理解“道”的人不多,而误解者众多。许多注释家追求文字校勘训诂,却忽略了“道”的形而上超越性,或仅停留在形而下的理解。老子预见到了这一点,因此在五千言成文时预言:“知我者希。”

近代西方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影响,一些国人将“道”简单地看作事物运行的自然规律,甚至将《道德经》称为自然辩证法的典籍。这确实,《道德经》中提到了一些关于“道”的规律,如无为、物极必反、相辅相成等。但这些只是“道”作为天地万物之母的一些特征,不足以代表其主体,即形而上的“道”。如果仅仅理解为规律,那就像盲人摸象,将某个特征当做全部,对“道”造成误解。

还有的人认为,“道”只是一种人生的准则和规范,《 道德经》中的圣人或善于行之者的行为是效仿大于一切的大法,是“道”在世间体现或延伸。如果将其只看作生活准则或典范,那也是一个偏颇之见。

另一种观点是,将《 道德经》中的 “ 道 ” 看作无,然后用任何方式去定义它,无论如何定义,它就是什么。当代哲学家陈鼓应尝试着把《 道德经》的所有出现 “ 道 ” 分为不同的形式加以解读,他认为有的地方 “ 道 ” 指的是形而上的存在,有的地方指的是一种规律,有的地方指的是生活的一种准则。他这样分割可能表明他对于 “ 道 ” 的认知还没有达到浑然一体的地步,如果说因为有不同表现就成为不同的事物,那就像一个人因喜怒哀乐变成了几个不同的人。

陈鼓应先生虽然对 《 道德 经》的文本进行了深入研究,但他的认识却否定了老子的所谓 " 道 " 存在,他认为 " 道 " 只是一个虚拟的问题,是为了解决人们生存问题的一个概念,这样的话,就会从根本上否定老子所说的 " 大 终 不 失 之 理" 和 "_ 天 地 不 害 也" 等内容。在这种逻辑下,不但无法理解老子的哲学,还会导致整个中华文化失去其精神核心和超越性的力量。

陈鼓应先生这样的观点其实是在继承上世纪初叶新文化运动以来的一批国学权威们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看法,他们倾向于接受西方科学主义思潮来评价中华文化,这样的态度破坏了传统中华文化尤其是其中最具价值意义精神超越核心。如果我们不能深刻认识并反思这场科学主义对我们的影响,并清理出去,我们想要复兴中华民族精神和恢复传统文化就是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