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道祖

王重阳(1112-1170),中国金代著名道士,创建了全真道的创始人。他原名中字,字允卿后来改名为世雄,字德威。随后,他再次更换名字和字号,最终成为道界中赫赫有名的重阳子。

出生于陕西咸阳大魏村的一个地主家庭,他自幼便表现出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对经典书籍尤其感兴趣。王重阳在府学接受教育,并最终考取进士,这使他成为了京兆学籍中的优秀人才。在1138年,他通过武略考试,得到了甲科的好成绩,并因此改变了自己的名字和字号。

随着年龄的增长,王重阳开始对现实社会感到不满,不愿继续从事文官职位,因此在47岁时辞去了官职,以此作为放弃俗世、投身修行的标志。在1159年,他在甘河镇遇到了一个神秘的人物,那个人授予他内炼真诀,使他悟到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从而决定彻底出家修道。

经过两年的潜心修持,在1161年,王重阳在南时村挖掘墓穴,将其命名为“活死人墓”,并以此作为他的隐居之所。在这段时间里,他深入研究各种哲学和宗教理论,最终悟到了真正的人生之道。三年之后,当他的修行达到一定境界时,他搬迁到刘蒋村,并开始传播他的思想与信仰。

随着时间推移,全真教团逐渐扩展至山东宁海等地,并吸引了包括马钰、孙不二、谭处端、刘处玄、邱处机、郝大通以及王处一等7位弟子,他们共同建立起了全真教。这7位弟子的称呼后来被尊称为全真七真人,而他们的事迹也成为了后世追求精神世界解脱的一股力量源泉。

尽管面临多次困难挑战,但王重阳依然坚持己见,最终成功将儒释道三家的精髓融合起来,为中国文化增添了一抹独特色彩。他认为真正意义上的修行是要除去情欲,只保留清净的心灵状态,即可达成内心平静与精神自由。这也是为什么全真派避免使用符箓炼丹等外表功夫,而专注于内心修养这一点,它体现了整个宗派对智慧与纯洁性的追求。

最终,在1303年的春天,与4位主要弟子一起前往西方途径开封期间逝世,其遗体被安葬于故乡刘蒋村祖庵附近的地方。金朝皇帝赐给该庙宇名称“灵虚观”,并且尊崇其为北五祖之一。而元朝则进一步加封其为“辅极帝君”,这是对他贡献巨大的认可。此后的几百年间,全真派迅速蔓延至关中、大同、小站及其他地区,被誉作北五祖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一支宗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