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传统戏剧探秘昭通大关傩戏背后的道家玄学

在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缓冲地带——昭通市大关县吉利镇鱼田村境内,一个烟雾缭绕的村落的场院里,我看到人潮涌动,锣鼓齐鸣。在梦幻般音乐的伴奏下,一群男人头戴狰狞的面具,身穿高古奇特服饰,扭着类似木偶的机械、滑稽、幽默的动作,唱着古怪的曲调,时而高亢,时而低沉……这里正在举行被称为“原始戏剧活化石”的一个古老剧种——傩戏表演。

傩戏,或称端公戏或跳端公,是一种极为古老的传统文化现象,以驱邪除魔、消灾化吉为主题的一种祭祀活动。我了解到,《大关县志》记载光绪十四年(1888年),全县干旱,当时知县廖时清召集全县各路端公戏班100多人,在县城搭台跳端公49天,以求神灵保佑,并降甘露。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此前盛况空前的端公戏遭到了和打压。掌坛师被批斗道具被没收甚至被捣毁。因此,这个剧种一度踪影难觅,面临消亡危机。但幸运的是,大关县文化部门对曹氏端公戏进行了挖掘整理。2005年,它正式将其列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被列入云南省省级非遗保护项目(昭通端公戏)代表性传承人之一。

此后,当地政府亦加大投入,对端公戲进行了重点保护,还专门在鱼田村田坝村民小组成立了端公戲传承点,以供曹相和收徒传授端公戲并进行专场演出等。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中华民族悠久文明中的这份珍贵瑰宝,以及当代人们对于保护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一往无前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