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主要经典包括《老子》、《庄子》和《列子》,而《道德经》是老子的代表作。历史上哪四位皇帝御注过《道德经》?唐玄宗李隆基、宋徽宗赵佶、明太祖朱元璋和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他们的御注对后世理解和研究《道德经》的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
唐玄宗在位期间,对老子的尊崇达到了顶峰,他不仅每晚对老子顶礼膜拜,还三次给老子封爵加号,拨款增修鹿邑老子生地庙宇。他还于735年和755年两度对《道德经》进行注疏,并诏颁天下。他的注疏着重阐述的是治国理身的理论,从务实主义出发,很少玄理的探讨,更少宗教性的词语。
宋徽宗赵佶则利用道教神话去神化自己,亲作《天降临示见记》颁示全国,大肆宣传天神降临之事,命建真宫,以迎天神降临。在中国道教发展史上,宋徽宗也做了几件事情,他当皇帝的第八年,亲自注疏《道德经》,并颁布全国,他两次下诏“搜访道教逸书”,并整理刊行,这是我国第一部《道藏》,他还下令编纂《道史》。
明太祖朱元璋是安徽凤阳人,因生活所迫沦为乞丐,最终建立大明王朝。他喜爱读 《 道德经 》 ,并且在他当皇帝的第六年御笔亲注。朱元璋崇尚节俭,对包括佛道两教在内的宫宇进行了限制,而儒家思想则受到了重视。他于1374年亲自注解 《 道德经 》 并作序,在序言中他详细记述了自己读 《 道德 经》的过程。
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是清朝第三位皇帝,也是清朝第一位定都北京的皇帝。他6岁登基,当了17年皇帝,但因病早逝。在他的统治时期,对 《 老 子 》 的关注并不减弱,因此他也曾御笔亲作过关于 《 老 子 》 的著述,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这四位皇帝虽不同阶层,却共同以不同的方式尊崇与理解老子的智慧,他们留下的作品成为我们今天研究古代文化的一种重要窗口,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如何将这些古代智慧应用到现代社会中来。这也是为什么出版重印四皇帝御注 《 老 子 》 是一件盛事,因为它不仅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这些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如何看待哲学,也能促进文化交流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