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昭通大关县的一个古老村落里,一个充满神秘气息的场院内,人潮如织,锣鼓声此起彼伏。这里,一群身着奇特服饰、面具精致的男子,以生动夸张的动作和曲调,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世界。在这个充满活力的现场,他们正在表演一出被誉为“原始戏剧活化石”的傩戏。
傩戏,也称端公戏或跳端公,是一种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它以驱邪除魔、祈求天赐为主题,并融合了道教祭祀活动的一些元素。据《大关县志》记载,在光绪十四年,当地经历严重干旱时,全县知县召集众多端公戏班共同进行49天的表演,以求得雨水降临。
然而,由于历史变迁,这种盛极一时的大型仪式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末遭到了打压,被迫消失。直到2005年,云南省将曹氏端公戏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才有了它重新焕发生命力的一刻。当地政府也开始投入更多资源,对这门艺术进行重点保护,并专门设立传承点,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现在,在鱼田村的一个小组中,有位掌坛师曹相和,他不仅是第八代传承者,而且还被评为代表性传承人。他收徒授艺,不断推广这一珍贵而独特的文化遗产,使得傩戏能够继续向后世传递下去。这不仅是一场对过去文化遗产的尊重,更是一个为了未来保持民族精神与特色而努力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