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姑,名潜光(约公元309-363年),出生于山西省长治上党,是晋代广东南海太守鲍靓的女儿,与著名道士葛洪结为夫妻。作为中国古代四位女名医之一,她以精通灸法而闻名,被誉为我国医学史上的第一位女灸学家。
在一个官宦兼道士家庭中成长的鲍姑,父亲鲍靓是道教修行者,对医学和仙道都有深入研究。她的生活环境充满了对医学和仙术的耳濡目染,她不仅继承了父亲的知识,也与丈夫葛洪共同学习炼丹术,加强了自己的医术实践能力。
鲍姑擅长治疗赘瘤和赘疣,用艾线进行灸疗,一次即可见效。她利用当地资源,如广州地区盛产的红脚艾,为百姓提供了一种有效且方便的手段。此外,她还善于采药,并常常出没崇山峻岭、溪涧河畔,不断探索自然界中的药材,以提高自己的医疗水平。
尽管没有留下专门著作,但她的一些经验可能被编入到了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中,这本书中针灸医方占据了90多条,其中许多与她的专业技能紧密相关。这也反映出了她在医学领域的地位,以及其对后世医师产生的影响。
鲍姑的事迹至今仍然受到人们敬仰,在广州三元宫内,还有关于她使用艾线治疗疾病的一些记载。她的名字成了“神仙太守”的称号,而她制备的人参艾,更是被尊称为“神仙之物”。这不仅体现了她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也显示了其在传统文化中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