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听说关于修道者的闲言碎语,这些说法通常基于对他们生活的误解。许多人一来到道观,就发现道长们不太热情,甚至不爱说话,于是便猜测这些道长们是不是真的“不食人间烟火”。然而,这种理解远远不足。
为了澄清真相,我将根据自己的学修经验简单地阐述如下:
一、道长冷漠无情?错了,他们并不冷淡,只是有时会保持沉默。我们常见到的“冷面人”并非不会笑,而是生性淡漠,不轻易展露笑容。同样,若善信福主不断提出疑问,如“没有师承就不能做法事”,或认为某些教义错误,需要这样理解等等,不要指望高真先师或一般修道者立即回应,因为有些话适合聪明的人听,有些话则适合普通善信福主,他们往往通过沉默来回应和态度。
对于无法言说的深奥之事,必须保持沉默,因此久而久之,便产生了“清高”的形象。这只是对修道者的一种贬低,是一种误解。如果过多解释,就会违背修行的宗旨——无为,即使是一点点也不可忽视。
二、道长遵守口戒律条。你可能不知道,说多了也是犯戒的。戒律是规范修行人的行为和举止的一个要求。在汉代《老君说五戒》中提到了慎言,并强调不要妄语。而《老君戒经》、《初真戒》及《大道九戒》都详细列出了各种禁止的话题和行为。
三、道长怕言多有失,将承担因果责任。每个人都不是万能的,对于自己不了解的事物, 道长通常避免讨论,以免说出伤害他人的话,或引起社会问题。不涉及敏感议题,也是不参与评论任何话题和人物的。这就是因为作为有情感动物,如果激动时失口,说出不好的话,那么当他人按照这种错误信息办事时,最终将得到损报,从而承担所谓的口业责任。
因此,可以理解为什么明哲保身的修行者宁愿少说话,也不会随意评论一切事情。此乃符合太上《老君经》中的“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的精神。我希望大家明白这些原因后,对于未曾了解的事物能够持有一颗谦逊的心去学习与探索,最终达到心灵与身体双重成就的大智慧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