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入道之前,幸遇《列子》一书,其内容深邃,颇有益于心性之修。然而,当我翻阅至《杨朱》篇时,我不禁感到迷茫与困惑。那时的我害怕自己的心性会随着阅读而发生转变。
后来,在重阳宫的一次偶然机会中,我结识了一位名叫邓道长的高人。他说过一句话:“一念化纯真。”这句话让我深感其重要性。我一直在探寻“纯真”之中的真理,是天地自然的真,还是内心本性的真?
邓道长告诫我,要追求内心的本真。这句教诲让我豁然开朗。我明白了,《杨朱》的放任与世俗看似匪夷所思之事,却能得道,因为它们找到了自己的本心,不为外物所迷。
此时,我也理解了每个人的道不同,每个人的路不同。古代收徒者会对他进行磨砺、考校,这正是因为各人本心、认知、思维都有差异,因此产生不同的结果。
现今,我们国家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发展中的道教,我们需严整道风、严肃道纪,与党同行。在党的领导下,我们才能找到适应社会发展阶段新道路。
中国道协不断出台相关规范,如《宫观规约》、《教职人员管理办法》等,这些文件虽然只是规范,但透过现象看本质,它们其实是对于我们现代社会生活必须遵守的一系列基本条文和戒律。
提到戒律,有的人可能只想到它是束缚。但实际上,戒律确实用以束缚我们的行为,让我们知道有神明,有考校,有律法。那么,如果每个人都按照自己本心修行,为何还需要这些戒律?
经过深思,我发现问题在于我们忽略了外宇宙与内宇宙之间的平衡点。所有规范都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和可持续发展,与外部世界磨合出的相对平衡点。而戒律最基本作用就是调整这个平衡点,以达到内外统一、和谐发展的目的。
因此,简单来说,戒律就是调整自我的行为,使其符合社会标准;它是一种纠偏扶正自我修行偏差的手段,也是一种影响他人的方式;它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核心力量;同时,它也是使自己成为榜样的力量,是积累智慧成山水成渊过程中的必要条件。
最后,我希望所有修行者能够通过现象看本质,用戒律为友,用戒律为师,不断纠偏扶正,最终实现真正的心灵净化与觉悟。此乃修行之旅中不可或缺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