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十九,借外论之。世人愚迷,妄为猜忌,闻道己说,则起嫌疑,寄之他人,则十言而信九矣。故鸿蒙、云将、肩吾、连叔之类,皆寓言耳。
重言十七,所以已言也,是为耆艾。年先矣,而无经纬本末以期年耆者,是非先也。人而无以先人,无人道也;人而无人道,是之谓陈人。
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因以曼衍,所以穷年。不言则齐,与己同则应,不与己同则反;同於己为是之,异於己为非之。
故曰无语言。语言若彼所语言,而我竟不语言也。此复解前语中“有自”义,即使彼得其自见,以此待物,以此待时,以此待事耳。
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始卒若环莫得其伦,是谓天均。庄子谓惠子曰:孔子行年六十而六十化,与时俱也。此明惠施未达圣理远矣。
庄子曰:孔子谢之矣,而其未 之尝 言。这是庄子的述孔丘对付惠施的辩证观点,用来批判那些只知勤勉学习但不知自然变化的人们。而这也是庄子的哲学思想,即认为一切都随着时间不断变化,因此应该顺应自然,不强求固定的标准或知识体系。
至于利义陈乎前,而好恶是非直服人 之口而已 矣,这正体现了人的态度应该是顺从大势,小心翼翼地使用别人的话语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因为真正的智慧在于能够明白自己并不需要总是在说话或做决定,只需恰当的时候适时地用力即可,让世界运作下去。如果一个人能够理解并顺应这个原理,那么他就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并且不会因为过分坚持个人意见而被排斥出去。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可以看出一个重要的事实,即人们往往更容易接受来自他人的建议和评价,而不是直接听取自己亲自讲述的话语。这可能是因为人们对于来自外部的声音更加开放,更愿意相信其他人的看法,从而减少了个人的偏见和误解。但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完全依赖于外界的判断,也可能会失去对自己内心声音的了解,从而无法达到真正的心灵平静与自由选择。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否应该寻找一种平衡,使我们的行动既能受到社会环境影响,又能保持个性独特性的同时?答案显然是一个肯定的,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同时又不放弃对周围世界的关怀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