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朱,道教名人大全中的人物,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他的学说在战国时显赫一时,与儒墨抗衡,但与大多数“生时惨淡,身后显荣”的先哲有所不同的是,杨朱可谓是“生时显荣,身后惨淡。”他的思想学说主要依托于《庄子》,《列子》,《孟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先秦古籍才得以流传,让我们能一窥杨朱学说的究竟。
在《列子 杨朱篇》里,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一毛不拔”的真实意义。其文曰:杨朱曰:“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禽子问杨朱曰:“去子体之一毛以济一世,汝为之乎?”杨子曰:“世固非一毛之所济。”禽子曰:“假济,为之乎?”杨子弗应。禽子的论证强调了个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平等关系,并主张两者都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而不是牺牲一个来满足另一个。
然而,《孟 子·滕文公》中孟子的断章取义,将这一理论极端化攻击为“无君”、“无父”,并将其与墨翟兼爱相提并论,这种批评并不准确地反映了杨朱的原意。他并没有主张完全自私或对社会无任何贡献,而是主张个人本位,以全生为贵,不受外界因素干扰,从而达到内心的自由和平静。这一点在道教修行体系中被认为是一种高尚且重要的追求。
尽管如此,由于受到儒家和墨家的影响,他的大量著作未能流传下来,但他的养生思想被道教广泛吸收继承,被视为“道家的真正创始者”。因此,在探讨中国文化中的个人本位思想时,我们必须重新审视这些历史人物及其思想,以及它们如何影响了中国哲学史上的各种宗派和修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