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作为大自然的精灵,只有亲近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在这个宇宙时空中健康地生存和发展。养生是人们在劳动和生活实践中,为保护生命、繁衍后代、保持健康所进行的一些自我保健方法。
现代养生是从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去考虑,以“生物、心理、社会”等角度确立医学模式,以控制和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其特征是从治疗扩大到预防,从生理扩大到心理,从个体到群体,以医院扩大到社会,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法,以保障健康、延缓衰老、高于生命质量。
天地人和,其核心思想为一个“和”字,经过几千年传承已升华为一种境界,即求同存异,对立统一,大同共生凡得天时、地利、人和者方可健康长寿。应天时,一年之中有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四季气候更迭,使万物表现出生的长收藏变化规律。一切顺应时序更移进行调摄护养,就会健康长寿;违背了它,就要患病早衰。
古代养生家十分重视四季养生,《黄帝内经》明确提出了“智者之养身必顺四时而适寒暑”的养身要求,并论述了春三月以葆生的气少饮酒以防逆上之火;夏三月以葆心气少食辛苦味增甘以养肺;秋三月以葆肝气少食辛酸味增酸以養肝;冬三月以葆心气少食咸苦味增苦以養心。
唐代名医孙思邈说过,“凡用药皆随土地所宜”,因为人们生活的地理位置与环境差别较大,因而生活习惯与饮食结构也不尽相同,如东南沿海潮湿温暖宜清淡除湿,而西北高原寒冷干燥宜性温热散寒消渴。人类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制约必须顺应自然规律的变化,应天时顺地利享人和才能适应自然健康 生存。
《内经》曰:“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类为万物之本亦主万世。此外中华传统养生的最大特点即度讲究凡事要有度。在整体观念指导下平衡至关重要,不仅涉及人的身体,也包括与自然界的人际关系,以及各脏腑组织之间的情感联系。因此说,健康是一种整合,是对个人自身情感需求与周围世界关系的一种积极调整过程,是对时间空间限制下的最佳适应方式。而这一切都基于一个核心概念:天地人间的大同共生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