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维丁酉年八月九日,夜归武汉,舟车劳累之余,不禁心中思念一位久远的道教高人——中国道教协会常务理事、江西省道教协会副会长、九江市道教协会会长、庐山仙人洞监院及马来西亚航空砂拉越州三清观方丈叶至明大师。正是这位大师在去年于此地羽化升天,今天恰逢其纪念三周年之际,我决定在寂静的夜晚,借酒相助,向南拜祭,以表达我对他的深深敬意和怀念。
当我轻声吟诵:“嗟乎叶公,齐鲁一真。少年慕道,访仙东艮。”我的心中充满了对这位大师生平的一系列回忆:他如何洁身自好,与世无争;他如何投身修行,在名利面前坚守信仰;他如何在漫长修炼的道路上,从凡尘世界逐渐抽离,最终实现了自己宏伟的人生愿望。
“三年冠巾”,那是他开始走上修真之路的标志,而“乃发宏愿”则是他决心追求更高境界的誓言。我想起我们曾一起外出旅行,那些徒步百里的旅程,以及那些夜宿山中的时光。那时候,我们谈论着宇宙间最深奥的问题,如乾坎艮震等,每个字每个音都仿佛带有一丝神秘而又不可言喻的力量。
记得那次到渭水边与吾同谈心时,我们的话题似乎触及到了宇宙万象的大本质。而今,他已然不再伴随我左右,但他的精神却如同云端飘扬,不肯落下。
为纪念这位伟大的宗师,我特邀了一批知己朋友们,一起举杯祝福他的灵魂,让我们的祝福像红布一样随风飘扬,并且传递到遥远的地方,让所有知道他的朋友也能感受到我们共同的心情和敬意。虽然无法见到真正的大师,但只要有这样一个仪式,就足以让我们的心灵得到安慰,也许可以让那个遥远而神秘的地方感到一点点温暖。
最后,我默读了一篇简短的小诗,用以表达我的思绪:
"吕祖诞辰,洞天客频。
仙人缥缈,后事之恩。
大马传道,戒传初真。
夜不能寐,只有君一人。
君今仙去,无闻何处寻?
弃世名列仙宾,
但愿岁月悠悠,不负旧缘。"
当诗句从唇边流淌出来,我仿佛看到那片古老而神圣的地方,还有那个永恒不变的大师。他虽已不在,但是他的影响力仍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而我作为一个普通的人,也因为认识过这样一个人而变得更加豁达和睿智。在这样的夜晚里,即便没有圆月照耀,只要有茶和琴,便足以让我忘却一切烦恼,与自然融为一体。
然而,当我抬头望向星空,却只见星辰闪烁,而没有那个熟悉的地球上的灯火。这让我突然意识到,这个世界虽广阔无垠,可只有少数几个人才能真正理解彼此之间的情谊。而对于那些能够跨越时间与空间,与吾等交流思想的人来说,他们或许已经进入了另外一个层次,那是一个超脱俗世、自由自在地飞翔的地方。在那里,没有繁华,没有喧嚣,只剩下宁静与孤独。但即便如此,这份孤独也是那么地庄严肃穆,是一种超越凡人的尊贵境界。
最后,当我用纸笔记录下这些文字,并将它们呈献给你时,我心里充满了感激,因为你是我生命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你,或许不会直接看到这些文字,但只要知道它们存在,你就已经成为了这一切的一部分。这就是为什么,在这种特殊的时候,我们需要彼此,即使是在最遥远的地方也要保持联系,让我们的友谊成为跨越时间与空间的一个桥梁。在这样的夜晚里,当咖啡香气弥漫室内,你是否也感觉到了这一刻特别吗?或许,它只是微不足 道的一个瞬间,但它却连接着两个人的故事,使得他们之间产生了一种难以言说的共鸣。此刻,如果有人问你关于叶至明的事迹,你能否告诉他们,他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段传奇,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思考方式,一种超脱尘世追求永恒真理的精神?
任宗权
于丁酉年八月初九日夜
武汉东湖磨山大道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