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外篇马蹄顺其自然知此知彼抱朴守拙之智与光同尘之明

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龁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虽有义台路寝,无所用之。

马蹄能踏过冰冷的霜雪,毛发能抵御严酷的寒风,它吃着野草喝着清泉,一跃千里,这是马本性的自然流露。而对于给它装饰的高台、精美的牲口房,对于这匹奔跑自由的动物来说都是多余和无用的,就像鸟儿应该自由飞翔,即使是金子做成的小鸟笼也不应该成为它们喜欢的地方。即便是人们尊敬的大伯乐,对于马来说他的存在也是多余,因为他会对马进行烙印、剪毛、刮甲,用笼头束缚,让它符合人们想要看到的样子,使其承担人类认为合适的事情:赶路奔波驱赶,在渴时饿时才被带出门。这就让原本天真的马失去了它本来的天性。

在德行昌盛的人类社会中,与禽兽混居,与万物共存,不知何为君子小人?同样不识智慧,便保持了本真;同样无欲,是谓素朴。素朴则民性得矣。

道德作用如同道法外在推动万物生长发展,而悟到这一点需要我们少私寡欲,回到最原始纯粹自我,那时候人类与自然之间没有争夺,没有隐秘,更没有私心,只为了生存。在原始社会中,每个人只有一个共同目标——生存,没有私心,也就没有欺骗和虚伪,也就不存在君子小人的区别。但随着生产力增长,有了剩余资源,便出现了贫富差距、阶级划分,以及人与人之间产生差异,再不是简单地仅仅为了生存,而更多地追求占有和获取满足自己的私欲,将原有的只为生存而非取向变成了资本积累。

不只是大自然中的生物,如树木花草都被当作工具利用到了极致。而且,我们甚至磨灭了他人的天性,比如父母总是在孩子做完危险行为后再干涉,但如果孩子一旦考成绩不好或画画乱七八糟,就会遭到打骂,这样的教育方式并非站在孩子角度来衡量行为标准,从而抹杀了他们想象力的丰富潜能。

我们应明白的是,由于私欲破坏了一切平衡,使得人与自然共生的美好憧憬无法实现。庄子的这段文字提醒我们,要尊重每个生命体各自独特的声音,不要因为自己有限制,而否定他人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