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朴守拙翱翔三载上至下明叶大方丈羽化纪念

时维丁酉年八月九日,夜归武汉,舟车劳累之余,我心恰如一片孤帆远影。思念那位道教高人——中国道教协会常务理事、江西省道教协会副会长、九江市道教协会会长、庐山仙人洞监院、马来西亚航空砂拉越州三清观方丈叶至明大师。在这静谧的夜晚,我仿佛能听到远方传来的他的慈悲音声。适逢他羽化三周年祭祀之际,我决定借此机会,对他的生平和事迹进行一番深入的探讨。

叶至明大师少年时就对道德自然法则怀抱着浓厚兴趣,他不仅聪慧过人,而且性格坚定。他总是洁身自好,不与世俗交往,这种坚守己志的精神令人敬佩。后来,他遇到了自己的老师,那位老师智慧非凡,成为他修行道路上的重要指南。

经过三年学习和修炼,大师终于发出了宏大的愿望:要悟透宇宙间最深奥的真理。他四处访学,不惜千里迢迢去到崑崙山脉寻找答案。在一次偶然的情景中,他曾在渭水边与我谈心,那时天地间似乎充满了五行元素相互融合的奇妙现象。

我们一起走过百里的山路,在太白峰下宿了一晚。那夜,我们围坐在火堆旁,互相交流诗歌,每个人都感受到了内心世界的深邃。我记得他说:“外挂红布随风飘扬,如同仙人的灵魂。”在那个瞬间,我们仿佛都被一种超脱尘世的心境所感染。

然而,当我们寻找他的踪迹,却发现竟无一人在其住处。这让我意识到,即使是最伟大的存在,也有其隐退之时。大约半年后,我再次踏足庐山仙人洞,但一切都显得那么遥不可及,只留下我对他的敬仰和怀念。

尽管如此,当我听闻吕祖诞辰期间洞天客频而繁的时候,我仍旧感到一些许意犹未尽的大师遗憾。我想,如果现在能见到他,或许还能从他那里听到更多关于修行与悟性的宝贵指导。但时间却像流沙一般悄无声息地消逝了,而我的内心依然空缺着那份无法弥补的情感纠葛。

当今时代,无论是在马来西亚还是其他地方,大师的事业仍旧在继续前进,他以戒传初真为人们树立了榜样。而就在这个寂静无眠的夜晚,我独自面对着茶杯和琴弦,仿佛能够感觉到大师离去之后留下的太虚九霄之间那丝缕幽香。优游自适是一种境界,而倏尔下临,则是对尘世的一种超脱态度。当我凝视着那些杳杳容音中的画面,我不禁感叹那些已经离去了的人们,他们究竟去了何方?

最后,在这一壶浑茶浊酒中,我只能默默地致上一杯,为叶至明大师祝福,同时也为自己过去共度光阴的一段美好回忆而感到哀愁。这就是为什么每当夜色渐浓,一壶淡酒放在桌上,与琴伴随,无言以对;因为在这样的瞬间,你可以感觉到时间本身正在诉说着一个永恒的话题——一个英雄、一段故事、一场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