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这部经典,简称《道德经》,共享八十一章的智慧。它以“道”为核心,融合了无数哲理,仅用短短五千字就构筑了一座宏大的思想殿堂。中国文化史,在先秦时期,由儒、墨、道三家共同支配,而到了唐宋时期,这三家变成了儒、释、道。《老子》在唐玄宗时代,被尊称为《道德经》,而庄子的作品《庄子》则被誉为《南华经》。
尽管如此,《老子》的名声也伴随着争议,就如同白居易那首七言绝句所表达的批判:“说者不如知者默,此语吾闻于老君。如果说老君是知者,那他为什么要写下五千多字?”这句话意在询问,如果真的有那么高深莫测的知识,不需要书面记录即可理解,为何还要花费时间去书写?
对于这样的质疑,老子可能会微微一笑而不置辩。这其实就是将黑与白相辅相成,将低处之物提升至大众眼前。而万物都借助阴影来拥抱阳光,以冲突达到和谐。这便是语言本身既非真正的沉默,也非真正的话语,而只是一种由人主导的情感和态度。
儒释道三家的出世入世观念存在一个有趣的对比。佛教倾向于出世,但同时也有的大乘佛教主张普救众生,因此佛学虽然偏重出世,但仍然有一定的入世色彩。而且,它从心理开始探讨,然后扩展到更高层次的问题。
儒学则主要关注入世,如孔孟之学中的《大学》、《中庸》等。但也有部分儒家思想,从伦理出发,再发展到形而上领域,只不过其重点仍旧放在入世上。
至于道家,其代表人物包括老子和庄周,他们提出的“道”,可以既是内心修炼,也能体现在外在世界,是一种既可以超脱尘嚣,又能参与其中自由自在地生活的状态。
现代学术界对待《老子》的研究方式,可以概括为三个主要流派:纯粹从哲学角度分析;将其视作个人修养或功夫修行的手段;或者把它解读为谋略与策略的一般原则,并常常错误地将其视作阴谋诡计的手段。
当我们阅读并理解任何著作,都难免会有各自独特的见解。不过,如果没有通读全书,对某些章节进行孤立摘录,便容易误以为了解了全部内容,从而对该作品产生偏差,比如认为它讲的是丹法或阴谋诡计,而忽视了作者鼓励人们保持纯朴、高尚,无恶之心这一核心思想。在这些方面,《 老 子 》 是 道 教 的 三 经 之 首,其中包括改称后的 《 道 德 经 》 以及 《 庄 子 》 改称后的 《 南 华 经 》 和 《 列 子 》 改称后的 《 冲 虚 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