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从何而来?生命为何能够存在?生命存在的依据、理由是什么?这些都是哲学必须回答的问题。就生命哲学而言,首先还要探究这一生命创生(造化)原理,否则,也就无法探讨生命的其他问题。
道与德:生命的根源
“根源”兼有本根和本源两层内涵,从哲学意义上而言,前者近乎本体论,后者即是宇宙论。在道家庄子哲学中,本体论侧重回答生命存在的依据、理由,而宇宙论侧重揭示生命的历程,或称宇宙生成论,而道兼有本体论、生成论和境界论的最高范畴,三者是合而为一的。
在庄子那里,“道”作为生命的根源,包括本根(本体论)和本源(生成论,庄子主要将具体有形的道路之道,引申为抽象的无形之道,从而揭示道的本根性,又通过援引“天”、“德”揭示出道、德的本源性。
一、道行之而成
庄子从生存经验出发,由道路之道,引申到生命之道。生命的根源是道,这在道家老子那里早有论述。陈鼓应先生指出:“‘道’是本意是人行走的道路,后来引申为技艺、方法、事理、规准、法则及和谐、秩序等意蕴。这些意蕴为先秦诸子广泛使用而流传至今。老子之所以成为中国哲学的开创者,就是他最早将上述文化意义的‘道’提升为哲学的最高范畴即将‘遣’提升为宇宙的本原和万物的本根。”陈鼓应先生进一步分析指出:“老子章‘朴散则为器’,即指道的本根性,‘器’所表征的具体规范与制度,均以道为本根而‘延伸’为万事万物”;“归结而言,老庄之道的本根性,在两个方面体现出人文意涵:一方面是作为人间制度、人事的价值根源;另一方面,理想的制度规范与本体’作为哲学术语来自拉丁文存在、有、是)和存在物。
德国经院哲学家郭克兰纽首先在他的著作中使用了‘本体论’一词,把它视为形而上学的同义语,视为全部哲学的基础。在古希腊罗马哲学中,本体论研究的对象是宇宙的本原或基质,同宇宙论的研究对象有重合的地方,但各自研究的侧重点不一样。宇宙论侧重于研究世界是从何而来、世界以何种方式存在等,主要回答‘世界是怎么样’的问题;本体论侧重研究世界依据什么存在,探讨世界存在的理由或哲学根据,主要回答‘世界为什么存在’的问题。”
老子曰:“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又将道视为“天下母”道创生万物,但不主宰、干预万物,所谓“为而不恃,长而不宰。”④道创生万物,任凭万物自然生长、发展,实现生命本然,道的这种“玄德”是品性,这种品性也赋予了道所创生的万物之中,世人若持守这种德,就符合道。可以看出,在老子那里,道作为生命的根源,描述的是明晰的,但问题是老子之道,作为生命的根源,这一描述近乎一种“设定”,后人也往往就围绕其“描述”而论述道。这一“设定”是让人接受其然,而不得其所以然,即道、德为何是生命的根源?又是怎样成为生命的根源的?老子并没有把精力集中去揭示出其中的道理来,这样导致的结果是:老子之“道”给人留下的是玄之又玄的“无”。
这一问题到了庄子那里,得到了解决。
庄子的解决办法,概括起来:一是将具体、有形的道路之道,拓展引申为抽象、无形的形上之道,道又遍在万物,生命依存于道体。二是认为生命的本性本源于德,德又由“天”而降。
从词源上,“道”之本意是人行走之道路,《说文》曰:“道,所行道也。”“今,小步也。”“小步”与行有关,意味人慢步走路时,仿佛有所思,边走边做某种选择或判断。若细观“道”字构型,表征的是不是生命个体脚踏实地,两眼向天,行在生命旅途中?《易坤彖》曰:“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顺得常。”君子远行,可能先迷失道路方向,随后又能顺利地转为正常,这似乎又表明,人行之道,其中有理,此为“道理”,因此“道理”是道的另一内涵。“道”作动词,与“曰”相当,多见于早期白话,指用语言表达(情感)等。因此,道主要包括道路、言说、道理等内涵,涉及“行”、“言”与“理”。
在庄子文本那里,也有直接阐述,最为典型的莫过于“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分别涉及到行与言。如:“我以为妙道之行也”“行于万物者,道也”,“与道相辅而行”,“放道而行”等。而道指道理、理由的,如:“道,理也,……道无不理”“万物有成理而不说”“知道者必达于理”‘‘道者,万物之所由也。”
庄子之“道”的本意是人行走的道路,学者已有论述。如徐克谦教授指出:“庄子之道论’中蕴含的本体论意义正是借助于道路、‘途径’、方法’之类的原初意象来表示的”,并对道进行过详细的语言考察和语义分析,并指出了“道”论与西方形而上学本体论的联系与区别。徐克谦还认为:“实际上在《庄子》书中作为‘本体论承诺’意义上的‘道’所指称的只不过是个‘已而不知其然’,是空洞没有内容的。”又如上文陈鼓应所言:“‘道’是本意是人行走的道路,后来引申为技艺、方法、事理、规准、法则及和谐、秩序等意蕴。”然而,生命生成之时就寄寓在道上,道是生命寄寓的居所。“已而不知其然”就是自然,虽然道“空洞没有内容”,但确实是“究竟真实”“的存在。道作为道路之道,其实在老子那里已有论述。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朝甚除,田甚芫,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盜竽。非道也哉!《老子第章》)
老子认为“大道”是正途,警示世人不走邪道、歪道,大道平安、小道峻险,后者是老子最担心的。世人执着小道的主要原因在于:小路“捷径”,为世人所好,世人之心有此,就会执其小道之“有”,而忽视其大道之“无”。如、农荒、仓库空虚等普遍存在时,而人君仍穿锦戴绣、佩宝剑、饱饮食、占财货。此不符合道。
““道是究竟真实,德是相对真实。这是道家的基本观点。‘道德’合称,可以指自然禀赋,就是一切自然的状况与条件。”
庄子正是传承了老子之说,正所谓“道固不小行,……小行伤道。”又如下“中道”一词,指道路: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甜鱼焉。(《庄子外物》〉)老子中道仰天而叹曰。(《庄子寓言》)列御寇之齐,中道而反,遇伯昏瞀人。(《庄子列御寇》)庄子遂将“中道”的道路之道,引申到生命之道。如:汝得全而形躯,具而九弯,无中道夭于聋盲跛蹇而比于人数亦幸矣,又何暇乎天之怨哉!(《庄子达生》)
庄子还通过道与技、情等连用,由道路之道“引申为技艺、方法、事理、规准、法则及和谐、秩序等意蕴”,同时又引入养生之道。如《养生主》庖丁解牛之技高超,游刃有余。然后庖丁自称所善好的是“道”而非“技”,此道为养生方法之道,是体悟而得的,为生命取法的有效生存之道。又如《在宥》篇云:“喜邪,于阳;大怒邪,批于阴。……使人喜怒失位,居处无常,思虑不自得,中道不成章。”人情感过度反应,容易在行事中欠缺条理。
总之,庄子从生存经验出发,由道路之道,引申到生命之道,道路是行走而成的,言语是说(道)而出的,生命的道理是要体验而得的,进一步说,生命是要修养才能有效生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