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10上仁6至道至和诗解 题文诗:情生天地,天地有情,情通万物,至情气正,天地正气,莫大于和,至和至神,至神自生,阴阳调和,日夜分明。
老子曰:“天地之气,不以多为贵,以和为贵。和者,以阴阳相配,使万物得其所宜。故春秋四季,有成长之时,无不顺应自然法则而成。”
圣人之道,“宽而有栗”,示之以宽广,“严而温”,藏之以温柔,“柔而直”,可使刚强也能柔顺,“猛而仁”,含忍与仁爱并重。如果过于刚猛,则会折断;过于柔软,则会卷缩。因此,在刚柔之间求得平衡,这就是“道”的妙用。
绳可以作为度量的工具,可卷曲又可伸展,可以直线也可以弯曲,没有撇脱无穷,也没有缺乏不足。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学习圣人的智慧。
恩德布施,就可能让人心怀恐惧;严厉对待,又容易激发猛烈的情感;慈悲赐予,便可能导致放纵;刑罚过重,将招致祸害。所以,最重要的是保持一种适中的状态,让万事万物都能得到适当的发展。这便是“老子的教导”所传达的哲理,即通过合乎自然的方式来治理国家、生活。
总结来说,每一件事物,都在寻找它生命力的源泉,而这个源泉就在于“合”。只有当我们能够理解并实践这一原则时,我们才能真正掌握生活的艺术,并在这个世界上找到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