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诗:至情至神,至神自生,生生不息,人能尊生,虽其富贵养不伤身,虽其贫贱利不累形。先祖遗爵必重失之;所由来久,而轻失之岂不惑哉?贵以身治,以寄天下;爱以身治,以托天下。治国之本,本在治身;身治国治,不闻身乱国乱也。修于自身,其德乃真。至道至妙,修己自修;故道可道而非常道也,其名可名而非常名也。
老子曰:能尊生虽富贵不以养伤 身,而寿命常存;虽然贫贱,但求温饱足食,不为过度计。此理世间难得,如今受先祖遗爵必重失之所由来久矣,而轻失之岂不可惜哉!君王若能以此心行事,可寄天下,使民安居乐业,即是托天下。
文子问曰:“何行而民亲其上?”老子曰:“使民以时而敬慎,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在天地之间善即吾畜,不善吾雠。今夏商臣反桀纣、汤武宿沙民攻其君归神农氏,是谓人所畏不可不知畏。”
古语云:“先祖遗爵必重失之”,正因为“所由来久”、“轻失之”。然而,“贵以身治”则可以“寄天下”,“爱以身治”则能够“托天下”。因此,“修于自身”的德性是最为真实的。这就是那位圣者提出的最高智慧——一种超越言语和概念的智慧,这便是那被称作“大道”的东西,它既非言语中的常规,也不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而这份智慧又有着无法用语言表达、无法用名称定义的特性,因此它就像是一个永恒未知的宝藏。
真正理解并应用这一原则的人,他会像处理深渊一样小心翼翼,又像踏上细冰一样谨慎周到。他将遵循自然法则,用恭敬谨慎的心态对待每一件事,就好像他是在管理自己的身体一样。他知道,在这个世界里,一切美好的存在都是他珍视的一部分,而一切邪恶的事情都可能成为他的敌人。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够按照这样的原则去管理,那么它就会得到人民的拥护和忠诚,就像过去那些伟大的领袖们曾经做到的那样,他们能够带领他们的人民走向光明,并建立起一个强大的国家。
总结来说,要想了解并掌握这些高尚且深远的话语,我们必须从内心出发,从个人行为开始,将这种精神融入我们的一举一动中。这是一条通往真正知识和力量源泉的大门,只要我们愿意去探索和学习,我们就可以开启这扇门,让自己成为更好的个体,更伟大的领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