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源流葫芦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音近“福禄”,同时,葫芦里面长子,有子孙万代、多子多福的含义,因而人们通常把它当作吉祥物,叫做“吉祥葫芦。一瓢藏造化,天地一壶中,葫芦文化涵容天地与人生。葫芦古作壶,俗称葫芦瓜,《诗经·大雅》中:“锦锦瓜瓞,民之初生”,意思是,人类出自葫芦瓜。中国人的整个人生历程都蕴涵在“三壶”之中:“破壶”(人从瓜出)、“悬壶”(医药济民)、“壶天”(魂归壶天),这壶都是指葫芦。在我国许多民族的先民那里,都曾崇拜过象征“母”体的葫芦。相传人类的始祖伏羲女娲兄妹就是从昆仑(葫芦)山中诞生的。“葫芦虽小藏天地,伴我云山万里身。收起鬼神窥不见,用时能与物为春。”这是宋代大,诗人陆游从内心发出的对葫芦的赞誉和喜爱。葫芦文化渗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在我国农村,小娃娃的身上,胸前常佩带小葫芦,以祈长命百岁。道家把葫芦视为神物,道士随身携带葫芦盛以“仙丹妙药是为法器,传说中的铁拐李、麻姑南极仙翁皆携带葫芦作为法器称作“宝葫芦”,许多道观、佛庙把葫芦用来作驱邪逐鬼五毒之符。
葫芦除了食用、药用,干老成熟之后,还可以作为盛器,舀水挖面,盛药装酒,是极普通的生活用品。它还可以做成农具舟具、乐器甚至火器,在生产、交通、娱乐乃至战争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美观,在葫芦外面雕刻上各种图案,这就是葫芦雕刻艺术的原始功能,后来,逐渐演变成民间工艺品。
岁月匆匆,时光荏苒。到了21世纪,我们虽然已经无从考证东昌种植雕刻葫芦确切的起源,但至今民间仍流传着许多动人的传说。相传古代有一个擅长绘画和雕刻的宫廷艺人王和尚,年事已高告老还乡,回到现在的聊城市东昌府区闫寺办事处,因当时闫寺一带盛产葫芦,于是王和尚便在葫芦上雕刻出精美的图案,用来蓄养自己喜爱的蝈蝈。后来,当地人纷纷效仿,葫芦雕刻便由此流传开来。
据当地文献记载,东昌葫芦雕刻宋代已经很流行。明清时期,东昌府濒临京杭大运河,是鲁西的、经济、文化枢纽,商贾云集,繁盛一时,当时的雕刻葫芦曾一度是运河两岸农家生产的重要商品,随运河远销全国各地。
新世纪的东昌雕刻葫芦产地主要以东昌府区堂邑镇为中心,辐射周边梁水镇闫寺、柳林、桑阿镇、辛集乡等乡镇办事处,基本上是原堂邑县的范围。明清时期,当地出现了很多“刀下生花”的有名的艺人如李文朴、郑时均、萧必衡、黄玉谷等,至今被当地行业艺人称为“师爷”。对于他们的技艺和作品我们已经无从考证,只能从艺人们世代相传的口述和技艺中去追溯和品味。艺术工艺在现代葫芦器工艺中,又出现了一个新的品种--葫芦雕刻。其中又可分为两种:葫芦雕和刻葫芦。葫芦雕区别于其他葫芦器的主要特征是既非单纯的范制,也非单纯的雕刻,而是将范制、雕刻、火绘、拼接组合融为一体,成为一门综合的葫芦器工艺。葫芦雕以拼接组合为主, 最常见的是再辅以雕刻、火绘、也有人还辅以范制。 使用材料是品种不同、大小不同的天然葫芦, 剖开后利用不同部位,重新组合为造型各异的葫芦器物。山东临朐县葫芦文化展室中有一葫芦怪人,就是利用范制不成功的废料拼构而成的,虽面貌丑陋,弓身届腰,翘手跛足,却也有一种难以言传的病态之美。
在拼接组合的基础上,再施以雕刻, 葫芦雕的艺术美就更强了。主要雕法有阳雕、阴雕、透雕、 阳雕平地、阳雕沙地、阴刻阳雕、双勾勒等等。主要刀法有直刀、平推刀、外侧刀、内侧刀、顺行刀、逆行刀、挑刀、垛刀 、切刀等。这些雕法和刀法基本是从竹雕、木刻等工艺中借鉴而来的,施刀要做到稳(心静气和)准(准确度高)轻(用力恰当)慢(行刀缓稳)巧(刀法娴熟)。只有这样才能雕出一件精美的葫芦工艺品。
刻葫芦,顾名思义,是在葫芦上刻字雕画, 使其成为供人欣赏的葫芦艺术品。葫芦雕是一种立体艺术,而刻葫芦则不是,全是在葫芦表面上作文章。据说刻葫芦最初在甘肃一带民间流传,人们在葫芦上走刀划针,随意刻画出简单的花草虫鱼图案,作为观赏。后来经过艺人的不断摸索、研究,使工艺水平不断提高,逐渐形成了专门刻葫芦艺术。刻葫芦原一只有针法, 这几年又创造出刀刻法,出现了各种镂空葫芦。有的还创作出仿水墨、 写意的名家山水画作品,并摹仿吴昌硕、任伯年、徐悲鸿、齐白石的画韵,创造出风采独具的彩画葫芦。二三十年代, 兰州有一位叫李文斋的民间艺人,能书善画,懂诗文, 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修养,以刻葫芦维持生计, 对刻葫芦工艺的进一步提高作出贡献。由于他的努力, 刻葫芦艺术声誉日隆,被人誉为“妙艺”,驰名京津,远销海外。自此之后,刻葫芦竟成达官贵人的宠物、古董商人猎取的对象。传承意义东昌葫芦雕刻的价值主要有三点:一是文化价值。其内容在神话、民俗、工艺美术领域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是学术价值。二是其地域的适宜性,质地的独有性,题材的广泛性,技法的独特性,风格的多样性,在中国民间工艺品中实不多见。三是社会价值,就有传扬历史文化弘民族文化的作用。